H7N9禽流感疫情严重影响家禽业
淮南麻黄鸡原种将获省财政补贴24万
随着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发生,家禽消费大幅下降,禽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为稳定发展禽业生产,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稳定发展禽业生产的通知》,要求保护种禽生产等扶持禽业发展措施。
《通知》要求把保护种禽生产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种禽代次,分级负责,落实财政扶持措施。对每存栏1套祖代种禽或原种种禽补贴30元,补贴资金由省财政落实。5月14日,淮南市农委、市财政局人员赴淮南市农科所淮南麻黄鸡原种场,审核、确认淮南麻黄鸡祖代种禽套数,以落实补贴资金,保护淮南麻黄鸡原种。
据了解,淮南麻黄鸡是淮南地方名品,是安徽省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被列入国家级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然而,由于受农户饲养国外块大型白羽肉鸡的冲击,加上沿淮流域有部分专业户盲目引进外援进行杂交,导致了淮南麻黄鸡品种急剧退化和混杂,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纯种的淮南麻黄鸡市场上很难找到了。1999年,安徽省组织了一次省内的家禽品种资源调查,发现淮南麻黄鸡在市场上几乎绝迹了,2000年,淮南麻黄鸡被安徽省农委列为濒临灭绝的家禽品种资源。
在这种背景下,淮南市农科所成立了淮南麻黄鸡保种研究中心,开始了淮南麻黄鸡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提纯和选育等工作,以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经济利用价值,保护好这一优良地方禽种资源。2000年,保种研究中心到滁县、六安及合肥市郊,按照淮南麻黄鸡的品种标准收集了近3000枚种蛋,在淮南市农科所进行孵化,组建了基础选育群。经过市农科所科研人员的努力,到2006年,淮南麻黄鸡具备了向市场推广的条件,此后每年都会有大量纯正血统的淮南麻黄鸡源源不断地涌向周边地区和外地。2006年,淮南市农科所淮南麻黄鸡原种场成为省级原种保护场,主要承担淮南麻黄鸡保种研究和推广工作。
淮南市农科所负责人介绍,今年原种场存栏淮南麻黄鸡8000套。受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各地相应出台预防和救助措施,如疫区活禽捕杀、暂停活禽交易等,这对家禽业的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近期,淮南市家禽市场交易也急剧下降,各养殖户禽产品严重滞销,而活禽每天都需消耗口粮,禽业生产损失严重,出现纷纷退单现象,淮南麻黄鸡原种场保种研究和推广工作受到很大冲击。在此情况下,政府出台省级财政补贴扶持政策,无疑是雪中送炭。以原种场存栏淮南麻黄鸡祖代种禽8000套计,每套种禽补贴30元,淮南麻黄鸡原种场可获得24万元补贴资金,有了资金扶持,淮南市农科所将继续做好淮南麻黄鸡的保种选育工作,顺利完成原种场保种任务。
图为淮南市财政、市畜牧局人员穿着防护服在原种场查看淮南麻黄鸡种鸡保种情况。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