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留守儿童的“代理”爷爷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留守儿童的“代理”爷爷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5/8 6:52: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一位耕耘在爱心事业的人:沈颂全

      在舜耕山南麓的三和乡,活跃着这样一个人,他不畏严寒酷暑,晴天一顶遮阳帽,雨天一把旧雨伞,走村入户,跑机关进学校,马不停蹄地为留守儿童奉献自己的爱心,关爱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地的村民都亲切地称呼他是留守儿童们的“代理”爷爷。他叫沈颂全,现任三和乡关工委主任,一提到老沈,大家就会说:“老沈真是为俺三和的留守儿童操了不少心,这样的人,值得大伙尊敬”。

      三和中心小学学生吴宇泽,家庭突遭变故,母亲在一场车祸中去世,而父亲也遭遇车祸造成残疾,一家人的生活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小宇泽只能和姐姐一起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沈颂全老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为小宇泽奔走四方,并联系社会上的爱心企业,为吴宇泽等6名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进行捐款,鼓励孩子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努力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在老沈看来,关心下一代乃天下头等大事,马虎不得。

      在他的带领下,73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们各自发挥优势,分工设岗,又从中选出21位同志分别成立了思想道德教育组、革命传统教育组、法制宣传教育组、科学技术教育组、家庭成长教育组等7大组织,开展“关心下一代”活动。根据全乡400余位留守儿童居住地不同,老沈还叮嘱相关村关工组的同志及所在地关爱团的老同志,对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全程负责,担当起“爷爷、奶奶”。对部分急需救助的特困儿童,则为其牵线搭桥,结对帮扶,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了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老沈把法制知识活动带进校园,发挥“五老”优势,让孩子们学到不少课本以外的知识。他不仅联系市交警支队驻三和公路巡警大队干警,为中小学生开展交通法规知识宣讲活动,还积极在三和中学进行宣讲活动,受教育师生逾千人。每年高考录取工作一结束,老沈便会对各村的贫困大学新生进行调查摸底,帮助相关部门发放助学金。自2007年以来,全乡共有近200名贫困大学新生受到资助,资助总额达20万元之多。如何关爱特困生,在沈颂全看来,“结对帮扶”是一个好办法。王圩村村民金克秀其夫病逝,只身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艰苦度日,之后又不幸双目失明,生活陷入绝境。老沈了解情况后,安排关爱团成员和她结对帮扶。在老沈的帮助下,金克秀不仅住进了新村楼房,一双儿女还考入了大学。

      关爱留守儿童,倾注了沈颂全大量心血。平时,为了让留守儿童生活开心、快乐,沈颂全还商请相关单位,为留守儿童开展新四军纪念林一日游、中秋送月饼等活动。在他的建议下,该乡还以中小学为阵地,建留守儿童之家8个,引进全日制、寄宿制学校1所,并为每个留守儿童之家配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

(记者 李舒韵 通讯员 吴祥珍)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