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关系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日前,市食品监督所想方设法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保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开展“驻店监督月”活动。实行定人员、定单位、定标准、定责任,每家餐饮单位指派两名执法人员,实施全天候、全时段、系统全面、无缝监管,监督指导餐饮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提高了经营者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全面摸清了餐饮企业主体责任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提高了监管工作针对性。
推行“明厨亮灶”和电子监管。大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和高校重点中学食堂实施“明厨亮灶”工程,采取视频显示的方式,让消费者在前厅通过“电子眼”监督后堂食品加工操作现场。同时,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安装了远程数据传输软件,及时录入上传企业基本情况、许可时限、原料采购使用、从业人员培训、健康体检、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等信息数据,积极推进电子监管,促进了企业规范管理,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
实施量化分级管理。从许可管理到制度建设,从原辅料采购到加工售卖,从索证索票到食品储存,从整体环境到个人卫生,对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动态和年度等级评定,根据食品安全等级确定监督检查频次。动态和年度均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年度等级分别用“A”、“B”、“C”标示,动态等级分别用“大笑”、“微笑”、“平脸”卡通图标示,统一制作《食品安全监督公示栏》悬挂店堂醒目处,引导公众科学理性消费、寻找笑脸就餐。
建立电子信用档案。收集整理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服务许可、人员培训、健康体检等基础信息以及执法监督检查、专项整治、抽验结果、活动保障、案件查处、举报投诉等监管信息,实行“一户一档”,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实现电子化,以便档案快速查阅和长期保存。
(通讯员 宏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