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田家庵区城管部门注重将管理与服务下“沉”延伸至街道、社区,通过与街道、社区结成工作对子,依托志愿者队伍,促进资源整合,形成面对面点对点服务格局,不仅有效推进城管志愿服务常态化,城管与街道联手、零距离对接,有的放矢工作,为辖区城管和居民提供服务也更快捷、更贴心。
近年来,田家庵区通过成立城管志愿者协会,在街道、社区建立起志愿者基层组织,并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推动了城市管理的良性互动,每逢重大节日活动,城管志愿者参与城管文明劝导占道经营、乱丢垃圾、违章停车等不文明行为,均给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如何能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开展志愿服务常态化,让城管志愿者这一特殊群体真正能成为创建文明城市、创新社会管理的一支有生力量,亟需破“题”。
城管工作与街道、社区工作紧密相关,城管志愿者大都分布在各街道、社区,以往由于受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城管工作与街道、社区联系不够,以致许多地方还形成两张“皮”现象,尤其是在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中,由于与居民就近生活环境秩序整治脱节,常常是开展活动看似“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不佳。为改善这一状况,今年以来田区城管部门重新理清工作思路,将城管工作向街道、社区下“沉”,把城管工作及开展城管志愿者服务工作与街道、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紧密挂钩、紧密结合,为此,田区城管局打破了多年内部组织架构,他们根据区辖9个城区街道行政布局,对应调整新建9个城区中队,让每个中队都移居紧靠街道办公,与街道结对,中队与街道实行每周一次工作对接,中队根据街道城管工作重点或急需解决问题认领“任务“,街道配合中队在选定路段、选定场所安排好辖区志愿者日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很多问题在对接、“商讨”中都“一拍即合”,形成合力,实现“工作对接、任务对接、人员对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城市管理大舞台,有你有我更精彩”。田区城管部门与街道结成工作对子,城市管理依托街道社区志愿者队伍,不仅推进了志愿服务常态化,也奠定了和谐城管的基石,街道通过与城管结对,城管成了街道的好“帮手”,也使辖区内存在的市容管理等难点、“顽症”都一一迎刃而解。今年首场大雪后,田区9个街道、59个社区不约而同,在各自辖区形成了有城管、环卫、文明劝导员和志愿者齐上阵清雪扫雪,许多街道社区负责人主动带队志愿服务活动,在居民中起到了率先垂范引领作用。田区十八小门口,以往长期存在上学、放学时校门口秩序混乱,家长没有安全感,龙泉街道与结对城管七中队一合计,由街道组织了30名志愿者组成平安护学小队,城管队员参与每天分组定时在校门口开展“平安护学”志愿服务,深受校方和家长称赞。城管八中队与泉山街道志愿者清除兰亭小区长期堆积垃圾。四中队与新淮、淮滨街道志愿者合力整治青年路铲除街头小广告。城管六中队与公园街道联手文明劝导维护公园门前周末花鸟鱼虫市场秩序等志愿服务不仅让周围市民看到实实在在地变化,也影响和带动了更多市民加伍。如今,田区城管通过与街道工作结对,已在辖区朝阳街道、洞山街道、泉山街道、龙泉街道、国庆街道形成每日都有城管志愿者参与城管与街道共同选定的路段或固定场所的常态化志愿服务形式,志愿服务触角并逐步向居民生活区延伸。近期,区城管三中队、洞山街道、七中队、龙泉街道还主动与辖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团队联系,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现志愿服务平台,将因地制宜联手开展品牌化、个性化城管志愿者服务,不断扩大城管志愿服务内涵,与此同时,许多街道还充分利用城管开辟“志愿者大讲堂”对社区志愿者及居民宣讲社会公德、文明礼仪等,促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田家庵区城管部门与街道结对子,实现了辖区内城市管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良性互动,此举,在今年1月底在淮召开的全省城市管理工作现场会上受到与会同仁称赞并得以推广。
(通讯员 林闻 廖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