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综述
晨风吹拂、暮色相伴,在全市各公园、广场、小区里我们总能见到,成群结伴的市民们自发组织在一起,慢跑、练拳、跳舞、打球……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健康。蓬勃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也让淮南这座魅力之城,处处洋溢着和谐怡人的气息,充满着奋发向上的朝气与活力。
近年来,我市坚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几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身理念,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延伸铺展,场地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各类健身活动丰富多彩,逐步构建起惠民、便民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2011年,市政府印发《淮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制定了我市“十二五”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工作深入开展。我市也连续多次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通报表彰,荣获了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开展“百城千村”健身气功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健身组织日益完善。群众体育组织是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几年努力,我市建立了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以广大市民为服务对象,以组织开展小型多样的健身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为工作内容的太极、拳击、轮滑等多个单项体育运动协会,形成群众积极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为指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我市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加大指导员培训力度。2012年,我市又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为全民健身服务,在淮南师范学院建立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积极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新路径。随着培训工程的稳步推进,我市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已有培训在册的国家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188名。他们既是爱好健身的受益者,也是全民健身的宣传员,长期活跃在全市各厂矿、企业、院校、广场、小区和400余个晨晚练点中,为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健身工程扎实开展。“每天早晚,孩子们在室内打乒乓球,年轻人在灯光球场打篮球,老人们在广场上活动筋骨,可热闹啦”!在田家庵区连岗村文体广场,村委会负责人向记者如是介绍。
近年来,我市以做好“农村万千百”工程和“城市511”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综合文体站、社区健身路径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作。仅去年一年,我市就新建标准篮球场105个、乒乓球台230张,补充健身路径29条、室内健身房27个,新增健身场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目前,全市已有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4个,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1所,省体育示范乡镇和省级全民健身广场14个,全民健身苑12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394个行政村,乡镇综合文体站已实现全覆盖。
——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再过几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夹沟“4·20”文体节。连日来,夹沟乡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正忙着挑选队员、热身训练,为备战文体节各项体育赛事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生命因运动而健康,生活因运动而精彩”的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已渐成社会主流。几年来,我市连续成功举办了“林业杯”群众登山比赛、千人广播操展示、青少年轮滑大赛、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各单项体育协会也纷纷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引导群众竞技健身,提高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目前,我市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已基本实现经常化、科学化、制度化,全年各类赛事活动可谓竞相争艳,形成了“天天有展示、周周有比赛、月月有大赛、年度有亮点”的生动局面。
(记者 陈崇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