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我市豆制品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际
日前,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淮南豆腐”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用于证明豆腐产品的原产地域和特定品质,正在面向全国公示,不久,即可批准下来。淮南市八公山区豆制品行业协会作为“淮南豆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人,对该商标享有专用权,今后凡是注明“淮南豆腐”的产品,必须经过淮南市八公山区豆制品行业协会同意。
早在几年前,淮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就“八公山”豆腐的保护事宜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整理、答辩、考评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地理标志的验收。“八公山”豆腐的宣传和历届中国豆腐文化节的宣传相得益彰,声名远扬。
然而,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淮南豆腐”的合法身份还没有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可。
据淮南市八公山区豆制品行业协会负责同志介绍,“淮南豆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淮南豆腐”有严格的要求,即感官特征,色泽雪白光亮,无正常视力可见杂质,凝胶状紧密、有弹性,块型完整,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水中久煮而不破碎;有豆香味;味道厚重、略甜而鲜、鲜嫩细腻、绵滑爽口、软硬适度;“淮南豆腐”理化成分,水份含量≤90%,蛋白质含量≥5%。营养成分为每百克“淮南豆腐”含热量81.00大卡,碳水化合物4.20克,脂肪3.70克,蛋白质8.10克,纤维素0.40克。
“‘淮南豆腐’驰名中外,但哪些企业的产品可代表淮南豆腐制品水平?”清明期间,很多外地游客选择到淮南来品尝地方特色美食。但是,到了原产地,如何才能品尝到最正宗的美食呢?“我们慕名到淮南就是去吃正宗的淮南豆腐,但是,吃过以后,才感觉到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也许是没有吃到正宗的。”前不久,专程从阜阳来淮的朱永康先生觉得这次美食之旅有些遗憾。
“淮南豆腐”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地方特产,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然而,哪些企业生产的豆腐制品最能代表“淮南豆腐”的水平?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淮南有很多地方特产,也面临“淮南豆腐”的这种尴尬,很多的名优特产还缺乏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意识。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我国是通过商标法律以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的方式来保护地理标志的,这也是国际上保护地理标志的一种主要方式。
据介绍,去年4月份,受淮南市八公山区豆制品行业协会委托,淮南市工商局对“淮南豆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申请,日前已获得初步审定并已初审公告,公告期满如无异议将获得正式注册。
“淮南豆腐”一旦被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意味着今后在产品包装上打“淮南豆腐”招牌的,必需经过淮南市八公山区豆制品行业协会的许可。今后要吃正宗的淮南豆腐,只要认准“淮南豆腐”商标即可。
记者在淮南苏果、大润发等多家超市看到,有些产品在包装上虽然使用了“地理标志”图案,但图案并不明显。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在市场受到冷遇,认可的市民很寥寥。
“有些企业认为,地理标志反映的是一个行业和地域的情况,并不针对某家企业,因此在对外宣传时企业往往只吆喝自己的牌子,而不愿意花精力去吆喝地理标志。” 市工商局商标科负责同志武春跃告诉记者,“应该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共同努力,提高消费者对地理标志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使其切实成为名特优产品的代名词,这样,淮南豆腐才能走出淮南,走向世界,不断扩大知名度。”
在现实生活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存在多元立法和多头管理的冲突,工商、质监和农业都是地理标志管理部门,产品审核通过后各自赋予不同的专用标志。“这很容易造成混乱,企业应该选择哪一个申请?消费者应该认可哪一个?建议政府应对地理标志进行统一管理。”淮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梁广贤如是说。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