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抓铁留痕、踏石有印”精神,奋力追逐建设产业新城、打造凤台“浦东”新梦想。站在园区成立十周年新起点,凤台经济开发区矢志高飞——“园区梦”点亮高飞路
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节。
春天里,记者走进凤台经济开发区,看到了“春”的景象,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在落地、在拔节、在成长;感受到了“春”的力量,干群正弘扬“抓铁留痕、踏石有印”精神,在用实干托举“园区梦”。
“园区梦”应时而生——建设产业新城 打造凤台“浦东”
国家发展需要梦想,人的发展需要梦想,园区发展同样需要梦想。有梦想,才能凝聚人心,才能激发动力,才能披荆斩棘,才能走向成功。
凤台经济开发区设立于2003年,是省级经济开发区。人们常说,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凤台经济开发区也自然被全县人民寄予了厚望。但在过去的十年,开发区发展速度趋缓,“龙头”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彰显。
今年是开发区设立十周年。站在新起点,开发区该走向何方?带着问题,新一届领导班子进行了深刻反思。为明确思路,开发区掀起了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努力接地气,共吸纳各类建议和意见1600多条;并组织干部职工赴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取“他山之石”为己所用。考察归来,开发区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园区干群思想比较混乱,燃眉之急就是要明确一个奋斗目标,把干群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凤台经济开发区有‘中原经济区’、‘合淮同城化’ 两大战略平台的天时,有淮河绕城的地利,有干群想干事创业的人和,天时地利人和齐聚,何愁大事不成。”开发区领导班子达成一致共识。于是乎,建设产业新城、打造凤台“浦东”的“园区梦”应时而生。
实干托举“园区梦”——抓铁留痕 踏石有印
古人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无小,不为不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干是实现梦想的关键。
“我们的发展已经滞后了,我们要赶超,就不能怕付出,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到抓铁留痕、踏石有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范光林在新年开发区全体人员大会上的一席话掷地有声。一语激起千层浪。实干兴区,成为开发区干群的共同行动。
新春佳节是合家团圆的时刻。而对开发区领导班子来说,则是联络感情、以情招商的大好时机。今年大年初三,开发区领导班子便出发了——目的地是江浙、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向落户园区的客商“拜年”,希望引来更多的金凤凰。
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激发了干部职工的正能量。他们从群众关心关注的事抓起,从客商担心烦心的事办起,“珍惜每小时、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拆迁难、信访多一度影响着园区的快速发展。园区广泛征求民意,坚持实事求是,推行了“和谐拆迁工作法”,坚持讲政策,让群众明白拆迁是为了“腾笼换鸟”,加快园区发展,更好地造福群众;坚持一把尺子量万家,让群众参与,赋予群众参与权、监督权;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做到依法拆迁,统一标准,合理补偿,既不让遵纪守法户吃亏,更不让违建者有利可图。信访无小事。园区制定了干部包保、24小时值班和每日零报告、维稳信访例会、信访信息摸排走访和回访、矛盾纠纷综合化解等制度。同时,坚持用心做事、用情感人。一系列务实之举,让“违建”破题,初步实现了“零违建”的目标,带来的是一个和谐稳定的投资环境。
民生支撑“园区梦”——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园区梦,归根到底是群众的梦。实现园区梦,关键要靠群众。”既要用“园区梦”凝聚民心,又要用民生凝聚民力。
说起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民生情怀,特困户陈兰英深有感触。家里虽然遭遇了不幸,但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送来了5万元善款,并帮助自己置换了一套新居,让自己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2年岁末,开发区发挥慈善分会的作用,举办了慈善募捐爱心大行动,共募集到慈善资金(物资)共计361万元。今年春节前夕,慈善分会从募集资金中拿出100万元,集中开展春节慰问活动,重点慰问辖区内的631户困难家庭,实现了春节慰问“全覆盖”,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把民生做实、做细,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凝聚发展的正能量,这才是实现园区梦最强大的动力。”采访中,范光林表示。
正能量助力“园区梦”——化“负”为“正” 走近美好梦想
正能量是一个磁场,有很多的磁场因子构成,只有最大限度积聚有利的磁场因子,消化不利的磁场因子,才能激发正能量磁场的最强效应。
在开发区,以前人们提到刘多贵,都称其为“老上访”。可最近,他不仅不上访了,还主动当起了“协调员”。说起这一转变,刘老汉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对党的政策不理解经常上访;如今,政府一心想着群众,怎还能给政府添乱。东方国际一期项目启动后,刘多贵的外孙女劝他在平房上面加盖两层,可获得更多的补偿。他的外孙女婿打来电话,劝他不要签订协议,说看看别人家的行动再签也不迟。他狠狠批评教育了他们,“国家和政府不会让我吃亏,这件事我做主,我就要带头签。”作为第一位在拆迁协议书上签字的拆迁户,刘多贵的压力不仅来自亲友,还有社区群众,认为他是出风头,人老了也变傻了。对此,刘多贵毫不理睬,仍然坚持每天走门串户地宣传政策。在刘多贵的引领下,很多拆迁户都打消了顾虑,纷纷主动签订了拆迁协议书。
……
目前,凤台经济开发区有80多名“五老人员”活跃在园区建设工地一线,为打造优质的园区环境默默奉献。化“负”为“正”,最大限度积聚正能量,促进了开发区大建设、大发展、大提速。近日,市领导黄爱华在凤台检查综治工作时,高度评价开发区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将社会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的创新作法。
梦想引领发展,能量成就梦想。如今,加速崛起的凤台经济开发区已迈开了新步伐。今年以来,陆续接待了浙江东阳、桐乡等地客商200多人次,实现了由招商到选商的质变。在建在谈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及储备项目共有4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个,在建项目10个,工业项目7个。一季度累计工业总产值达38743万元,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1623万元,累计同比增幅34%,创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记者 黄杰 朱庆磊 通讯员 孙蓓蓓 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