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攻坚克难 防违控违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攻坚克难 防违控违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4/10 6:52:5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自毛集实验区重点控制区实现违法建设“零增长”的报道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役,关乎社会责任;

  这是一场长久的战役,关乎未来发展。

  随着毛集实验区“大项目时代”的到来,受利益驱动,一度出现严重的“抢建”之风。该区工委管委审时度势,通过使用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疏堵并举等“单方”,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的“暗疮”出现。截至目前,全区共拆除违法户134户,面积达1.47万平方米,开展大型整治行动16次,小型整治行动50余次,实现了重点控制区违法建设“零增长”的目标。

  重心下移 敢啃“骨头”

  近年来,毛集实验区确立景区、城区、园区“三区互动”战略重点,明确“三区”为重点控制区,做到项目、用地、资金、人口、基础向“三区”集中。

  “控违”被称为城镇化进程的“硬骨头”。该区工委管委敢啃骨头,敢涉险滩,坚持“区牵头、镇为主、村自治”,明确责任主体。先后制定了“优化项目环境,控制违法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了控违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控违领导小组例会制度,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控违工作。明确区城管局为执法主体,镇村领导为责任主体。各镇分别制定“防违控违”工作方案,主要领导负全面责任,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村级领导负连带责任。村村配备信息员、调解员,设置举报电话和检举箱,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控违监管网络。

  关口前移 智抓“源头”

  “关口前移”是毛集实验区控违的重要措施,只有将违法建设消灭在萌芽状态,政府执法成本、业户受损成本、社会的负面影响才能降到最低限度。

  该区的做法主要是“四个到位”。一是普查到位。对重点控制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全面摸底,开展面积测量、现场拍照、实地录像、住户签字等工作,建立原始档案。二是宣传到位。运用广播电视、现场宣讲等形式,反复重申“抢建房屋不予补助、违法建设无偿拆除”的“安民告示”,做到控违政策家喻户晓。三是巡查到位。建立全天候、全方位的区镇村三级巡查机制。区城管执法大队组成两个小组每天不低于2次的拉网式巡查,发现违建苗头及时制止。四是处置到位。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拆除、早回复”措施,使控违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疏堵并举 善解“眉头”

  推行“统一规划、集中安置”的模式,引导居民有序转移,这是毛集实验区把城镇扩容、旧村改造、土地整理、美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的成功做法。

  为满足重点控制区广大住户的合理住房需求,目前,该区规划委员会已经批准“洼梁村改造、门东门西村改造、张郢村改造、庵姚村改造、陆庄新村建设、毛集社区安置小区”等集中安置区9个,规划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计划安置住户4060户、居民1.3万人。其中:安置区的渔民廉租房、福馨园等项目已经建成;绿茵家园、万和佳苑、锦城花园、景润新城等项目正在建设,将有2890户、9100人迁入“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高档安置小区,从而改善居住条件,美化城乡面貌,顺应了住户意愿,得到了群众欢迎,杜绝了无序建设。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