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毛集实验区春季育秧工程大幕拉开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毛集实验区春季育秧工程大幕拉开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4/10 6:49: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加大补贴力度 支持科技下乡
毛集实验区春季育秧工程大幕拉开

  近日,绿油油的麦田中间,有几块预留的空地,20多位群众整地、筛土、精耕细作,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清明时节,毛集实验区水稻育秧工程大幕拉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为粮食增产提供制度保障。政府为了提高生产集约化程度,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了补贴力度,支持科技下乡,为农民农耕提供帮助,激发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

  毛集镇今年插秧预留插秧地块160亩,分为毛集、中心、梁庵、康庙、魏庙5个点。毛集镇梁庵村梁海才师傅牵头成立一支机械插秧队,承包了7.5亩土地,着手软盘育秧,6月初秧苗育出,能满足700多亩稻田栽插需要。清晨,他带领20多位农民进行备土,农民们极其细致地平整土地,准备用5天时间进行筛细土、铲土堆、清理杂质,将在5月10日开始在土地上铺地膜、摆秧盘、下稻种,精心培育秧苗,到六月初,就可以完成从选种到育苗的工作。实施了这个工程,可以达到节地、节水、节肥、节药,减少环境危害,增加水稻产量的效果。

  目前,毛集实验区育秧地块340亩,可满足36000亩稻田机械插秧需求。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尹家权)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