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期盼“现代化”喜结硕果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期盼“现代化”喜结硕果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4/9 7:03: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农民专业化、农业标准化、服务市场化、生产机械化、管理信息化,这“五化”促进了我市农业的大跨越——期盼“现代化”喜结硕果
                                             ——淮南市农业服务业发展一瞥

       4月2日,记者来到全国百强服务组织——凤台县农旺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采访,记者看到该合作社的仓库里整齐的摆放着专供上海的蜡芽菌、啶虫咪、多菌灵等1000多种生物农药,农户如有需求,只需一个电话,合作社的植保人员就送货上门,现场指导施药。

      该县植保站站长蔡广成告诉记者,凤台县有10余万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懂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农村防病治虫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盼望有一个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来提供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合作社就应运而生了,现在有24个成员单位,1个凤台县植物医院和23个机防合作分社,包括1个维修总站和10个维修服务点,38支机防队,社员1068名,服务专车11辆,各种植保机械1000余台。

      凤台县有98家机插秧合作社,捷丰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是一家上规模的合作社,联合了50多家合作社,几年来他们和奇瑞公司进行“社企共建”,拥有800多台农技设备,统一采购、统一担保、统一跨区作业、统一服务。理事长缪保玉欣喜地对记者说,最近,他们和周边的龙亢农场、焦岗湖农场、东风湖农场、正阳关农场签订了50000亩机插秧合同,6月初,他们还将组织100多台农机远赴连云港跨区作业。

      近两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及农民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我市农业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依托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覆盖了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等各个方面,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对农户的服务及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为我市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

      据了解,目前我市从事农业服务业的专业农民有近5万人,分别从事水稻机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粮食机收及收购、农产品运输与销售等各项为农服务行业。

      截至目前,全市各类从事农业服务的组织已经发展到近1700多家,各类服务组织的服务,得到了农民的欢迎。农业增产,由于各种服务队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有效、收获及时,受到服务的农户粮食都得到增产。店集村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托管的农民土地2009年农田亩产稻麦合计976公斤,比全乡平均亩产高166公斤,增产率20%。据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统计,2009年、2010年合作社托管的土地亩均增收分别为426元和729元,农民组织起来开展为农专业服务后,能够充分利用合作组织的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规模和范围,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八公山顺章果树专业合作社在社长闪顺章带领下,种植经果林,无偿提供优良种苗、果树苗,180多户村民进行了果树栽培。合作社的产品现已小有名气,红丝大白桃名扬全国,每年的5月份至6月份期间,全国各地的果商都纷纷前来订购,产品远销上海、南京、北京、河北、东北三省等,已经进入许多名牌超市;后期的雪桃也已有一定规模,同样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果商;红油栗没出板栗园就被订购一空!

      淮南市紫园葡萄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现代管理制度,使生产技术规程、农资订购以及产品包装销售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逐渐地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遵循产前搞服务,包括农药订购,葡萄套袋订购,化肥订购等;产中搞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培训,专家现场指导等;产后搞销售,这一环节是合作社工作的重心,在产品上市前,做好包装策划,2012年社员家庭人均纯收入3万多元。

      采访中,市农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现代农业,如果没有服务业,农业现代化是无稽之谈。农委正在加强试点扶持,在确定农业服务业作为我委今年的重点工作后,先期抓好试点,凤台县杨村乡整体土地托管试点,目前杨村乡土地托管服务中心已经建成,14家合作社入驻服务,12个村已有服务点,和农民已经签定2.4万亩的土地托管合同,田家庵区曹安镇宋王村托管试点,目前已经签定3000亩的土地托管合同,谢家集区孙庙乡土地托管试点,目前已经签定5000亩的土地托管合同;农委加大宣传力度,先后在淮南日报、淮南电视台制作农业服务业专题节目,通过政务信息向省市领导宣传。安徽广播电视台专门为店集村的土地托管制作专题节目《农民需求催生土地托管——风台县店集村出现现代农业雏形》播放。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