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区老年大学演绎多彩“夕阳红”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社区老年大学演绎多彩“夕阳红”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4/3 6:44: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他们年过半百,却刻苦学习;他们分文不收,却认真教学;他们相聚在一起,创造欢笑,分享快乐,收获幸福——社区老年大学演绎多彩“夕阳红”

      有这样一所大学,每学期的学费不足百元,来上学的学生甘当“留级生”,不愿意毕业,读了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还乐在其中。这里的学生年龄都在50岁以上,但学习刻苦,有一股韧劲。4月1日下午,记者走进我市最早创办的社区老年大学——淮南老年大学朝阳分校。如果你很空虚,不懂什么叫充实,那么从这批“大龄学生”身上或许你能找到动力。

     “资深学生”大学10多年不愿毕业

      淮南老年大学朝阳分校位于朝阳街道柏园社区,成立于2002年3月,是当时我市成立的第一所社区大学,现在已经远近闻名。4月1日下午3点,当记者走进老年大学的舞蹈室内,30多名学生正在练习健身球,“一、二、三、四”,跟着老师的节拍,大家有顺序地将健身球从左舞到右,动感十足。记者看到,跳舞的学生看上去都很年轻,面色红润,精神头很好。

      中场休息时,老年大学的“资深学生”陈怀英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她告诉记者她已经60岁了。11年前,老年大学刚成立时,她就参加进来了。“那时候办理了退休,也没什么事,感觉很失落,面对家里冷冷的墙壁就在想生活该怎么过?”陈怀英说,得知社区里有了老年大学,她赶紧报名,这一上就是11年。11年里,她学习唱歌、跳舞、乐器,参加过各种演出,朋友越来越多,生活多姿多彩。陈怀英说:“活到老,学到老,我的生活充实了,心情快乐了,我会一直读下去。”

      既是学生,又是老师

      老年大学是公益性质,场地由朝阳街道提供,学生每学期只要交几十块钱的学费,用作水电费。成立之初,老年大学就面临师资难的问题,2003年,家住柏园社区的彭斯慧从教育岗位上退休,她放下清闲的生活,义无反顾地跑到老年大学里当起了老师,不收取分文费用。

      “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彭斯慧说,她退休之前就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几十年,退休之后还要继续干。10年来,她从健身操、健身球到广场操、合唱等,教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年大学生。彭斯慧声音嘹亮,人很爽朗,脸上的笑容温暖如阳光,她说:“人到了这个年纪,就能体会到奉献最快乐,快乐最重要。”

      今年72岁的黄志晖是老一代的大学生,他在老年大学里教授声乐,像教小孩子一样教这些老年学生。为了跟上流行音乐,他还学会了用电脑,从网上找新乐曲,谱曲,再来教大家。葫芦丝教师吴勇笑说自己的教学是“贴锅饼”,“今天教了5名学生,明天又来新的学生,我既要给老学生教新知识,又要给新学生从头上,就像贴锅饼一样,翻过来,翻过去。”这样的教学可想而知非常费神,但在场的每一名学生都告诉记者,吴勇老师上课认真,态度好,大家都爱上他的课。

      记者了解到,老年大学现在有学员200多人,来这里之前,大家都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到这里之后,身份就简单了许多,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大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特长教出去,互相学习。刘士敏在这里学习了8年多的舞蹈,现在她已经是舞蹈老师了,课余时间就琢磨新的舞蹈曲子和动作,然后教给大家,忙的不亦乐乎。

       上课风雨无阻,学习认真刻苦

       别以为老年大学的课程无非就是跳跳舞,唱唱歌,要想学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何况很多学生年龄大,还“零基础”。今年57岁的倪素华以前根本没想过自己还有刻苦学习的“潜质”。去年,老年大学的健身舞蹈队作为淮南市唯一一支代表队参加安徽省第十三届中老年人健身球比赛,当时倪素华刚进校不久,什么都不会,跳舞先出哪一只手都不清楚,“大家都跳的那么好,我不能拖舞蹈队的后腿。”倪素华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跳好,她把舞蹈光盘带回家。每天晚上忙完家务,她就开始看光盘,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看,把每一步都用笔记在纸上,硬记于心,然后一练就练到凌晨两三点。就这样20多天坚持下来,倪素华瘦了十几斤,舞蹈却跳好了。2012年5月,在安庆市,倪素华和同学们经过3天的比赛,为我市争得了“规定套路”优秀奖以及“自编套路” 优胜奖两项荣誉。

      现在老年大学从周一到周五都有课,有葫芦丝,书画、舞蹈、合唱、声乐、健身球等课程,很多学生都是风雨无阻,每周五天都在不停地学习,上课。这11年来,他们参加过省里、市里大大小小的演出不下百场,始终以专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而这样的刻苦,在这些年过半百的学生们面前只有一个字——值!记者离开时,30多名学生仍在练习健身球的舞蹈,大汗淋漓的脸上笑容满面,充满希望。

      我们期待,在这个社区老年大学里,他们的笑容,能多一些再多一些!

      图一:老年大学舞蹈队参加演出
      图二:老年大学生认真练习健身球
      图三:老年大学舞蹈队参加演出 

(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李琪)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