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青山眠忠骨 英雄不孤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青山眠忠骨 英雄不孤单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4/2 6:35:5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是一所伟大的“学校”,播撒着革命的火种。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安放着先烈的英灵。把滚烫的热血倾洒,把鲜花般的年华奉献,先烈们斗志昂扬、势不可挡。先烈们视死如归、气贯长虹!

青山眠忠骨 英雄不孤单
兴建中的市烈士陵园将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继承先烈遗志,弘扬优良传统。随着我市在上窑森林公园动工兴建烈士陵园,“散落”安葬在我市各处的烈士不再“孤单”!3月15日上午,烈士陵园一期工程破土动工。目前,陵园一期工程已经初具规模,墓穴大体修建完毕,烈士们的遗骨迁移工作正陆续进行。

      迁移烈士遗骨工作正在进行

      3月29日7时30分许,在淮南市殡仪馆附近墓地,郭章清烈士和鞠明成烈士的遗骨迁移工作开始进行。

      在郭章清烈士的墓碑前,武警淮南市支队的警官们向战友敬献了花圈。尹警官告诉记者,郭章清烈士是武警淮南市支队的骄傲,他生为人民而战斗,死为人民而献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人民群众的利益。每年清明时节,他们都会集中给郭章清烈士扫墓,怀念战友,寄托无限哀思。每逢新兵入伍,也都会集中到郭章清烈士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老红军鞠明成烈士的墓地前,鞠明成的儿子鞠荣海今年已经60岁了,他告诉记者,父亲牺牲离现在已经几十年了,他们一家人一直牢记父亲生前的教诲,任劳任怨,勤恳工作,父亲生前留下的光荣传统,他们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10点30分,郭章清烈士和鞠明成烈士的遗骨随着送葬队伍抵达烈士陵园。新建的烈士陵园毗邻新四军纪念林和新四军陈列馆,位于上窑森林公园西北部的一个山坡,四周绿树环绕,风景秀丽。沿着一级级的台阶,送葬队伍直达陵园所在地。在现场,记者看到,将于4月份竣工的陵园一期工程已经初具规模,墓穴大体修建完毕。烈士郑义桂遗骨已从孔店乡迁于此。安葬仪式简单而庄重,10点50分左右,两位烈士遗骨安葬完毕。大家怀着崇敬之心对烈士之墓三鞠躬。那时,林涛阵阵,回应着烈士的到来。

      从陵园出来,记者遇到了来新四军纪念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淮南文汇学校的师生们。四(2)班班主任方玉玲告诉记者,当天共有约800名师生到新四军纪念林参观瞻仰。听说新建了烈士陵园,郭章清等烈士的墓也迁了过来,方老师很激动,她说,前年他们还给郭章清烈士扫过墓,郭章清烈士舍己救人的事迹感染了几代淮南人。新建烈士陵园,将让更多的人前来缅怀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对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意义深远。

      高规格、高标准建造陵园

      3月29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1年4月,根据省民政厅部署,我市积极开展了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

      市民政局首先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了普查,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都有专人负责落实。各县区烈士普查员深入到乡镇街道、田间地头,并与地方党史、军队等相关部门联系,共同协作。经普查,全市共有零散烈士墓37座,大多散处于荒山野岭、田间地头,且损毁严重。

      为便于烈士家属和人民群众观瞻、祭扫,2012年4月,淮南市人民政府决定在上窑国家森林公园新建市烈士陵园。市发改委批准了市烈士陵园项目的立项。市规划委员会于2012年6月19日审议通过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烈士陵园设计规划方案。陵园规划用地7.63公顷。建设烈士事迹陈列馆和附属办公用房,规划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建设大型纪念广场一座,规划面积3500平方米;建设主要登山道路1.1千米。烈士陵园、烈士墓等的设计、用材、建筑质量、园林绿化都要求高规格、高标准。
烈士墓迁葬原则坚持“五个统一”:一是统一烈士墓、墓碑规格;二是统一烈士墓志铭格式;三是统一立碑时间;四是对首批签订协议的烈士家属按照烈士牺牲时间先后统一墓葬排序;五是统一启墓、护送、安葬。烈士墓迁葬分为集中和零散两种方式并按本地风俗进行。要求在新墓区禁放鞭炮和烧冥纸,统一送鲜花,以鞠躬方式送别烈士。

      在迁移工作实施中,市民政局制定了《散葬烈士墓迁移工作流程》和《散葬烈士墓迁移工作实施方案》,具体明确整个搬迁工作的方法步骤和组织要求。迁移过程中要求必须尊重当地习俗,注重人文关怀,把握好迁坟的各个环节,对起骨、移送、安葬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录像和文字记录,建立档案。

      打造又一处红色教育基地

      建成后的烈士陵园是什么样的呢?记者3月29日从淮南市民政局了解到,淮南市烈士陵园的总体规划将烈士陵园的性质确定为淮南市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弘扬革命精神的市级纪念性烈士陵园。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使烈士陵园成为一个褒扬烈士、教育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的基地,同时兼顾城市景观、绿化生态等于一体的生态、纪念性综合园区。

      烈士陵园设计以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突出缅怀悼念先烈的庄重氛围,充分展现“褒扬先烈、教育后人”的陵园宗旨。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围绕烈士纪念碑、山间林木等,因地制宜,突出山明林翠、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特色,建筑风格以朴实为主,体量、造型、材料和色彩与公园主题和环境景观相协调。所有的景区通过园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辉映,形成和谐统一的流动景观空间,构成一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公园。

      烈士陵园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区,规划建设的烈士陵园陈列馆等为展览、办公、管理区;入口广场为群众集会纪念活动区,山顶为烈士纪念碑,可供悼念祭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山顶北部为烈士陵墓区,便于烈士家属及社会各界人士祭扫、凭吊。为了突出烈士陵园的主题,在陵园主要登山道路的山脚坡地上新建“淮南烈士陵园”指示牌。

      烈士陵园规划依山就势,以现有登山道路入口为主要入口,形成入口景区——纪念碑景区——烈士墓园区的游览空间序列。以东侧入口广场作为起景,大台阶为过渡,在最顶端的纪念碑广场形成高潮。烈士纪念碑气势恢宏,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在陵墓区中间部位设置一小广场,以大块护坡草皮为背景,草皮上修剪出 “浩气长存,万古流芳”八个金色大字,褒扬烈士崇高的献身精神。同时,利用草皮的挡墙修建纪念浮雕,在两侧修建有纪念墙,记载烈士英名及光辉事迹。

      陵园内主要建筑是陈列馆,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在建筑风格上力求与整个环境和谐统一,以现代和民族风格相结合的天井式建筑,营造出庄重大气的建筑风格,使游客情感回归于理性与思考。完整和谐的整体格局与精心设计的建筑细节充分体现设计始终以“人”为基准点,追求自然和谐的舒适度与品味,同时建立了古朴和现代的独特风格。

      3月15日,烈士陵园一期工程墓区建设开工,将于4月竣工。一期墓区工程规划420.54平方米,建设48个烈士墓位。二期工程建设正在积极筹备中。

      图一、烈士陵园鸟瞰图。
      图二、武警战士抬着烈士的遗骨走向陵园烈士墓区。
      图三、安葬结束后,向烈士鞠躬。
      图四、烈士陵园示意图。

(记者 陆士宇 张昌涛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