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创新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纪实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关系千家万户食品安全的大事。大通区有500余户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约3500余种经营品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大、任务重。为全面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大通区工商部门不断探索创新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方式、方法,全力推进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建设。
着力加强制度建设 落实食品监管责任
该区工商部门在监管执法工作中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切实遵循“客观公正、求真务实、以考促管、激励引导”的监管原则,认真制定出台了《大通区工商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办法》从落实监管责任、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建立自律制度、健全食品经营者档案、强化质量抽检和监管、加大巡查力度、扎实开展专项整治、严查食品经营违法案件、规范使用“票证通”和积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工作等10个方面细化了工作任务,量化了考核标准,落实了具体责任,从制度上完善了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体系。
深入开展“五进”宣传 提升食品安全意识
该区工商部门坚持以规范食品经营市场主体资格为基础,以打击各类假冒伪劣商品为重点,以维护食品消费安全为目标,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行业,严格执法办案,扎实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针对辖区内部分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安全意识淡薄,经营水平“散、小、低、乱”的现状,该区工商部门按照“以点代面、分类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以净化食品安全消费环境,培育诚信、卫生、安全的食品经营行业文明新风为目标,将食品安全宣传与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有机结合,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商场、进企业“五进”活动。通过狠抓市场巡查,对过期证照等一般违法行为进行预警,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未履行食品进货查验的,及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拒不改正的坚决予以处罚。对12315投诉举报的案件,立即组织监管人员进行查处,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与此同时,通过加大对食品批发商、代理商的食品仓库的巡查力度,切实加强源头治理,规范进货渠道,对不能提供“三证”的食品当场进行查处。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维护食品消费安全
春夏季节是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也是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期,该区工商部门每年都及时围绕春夏季节消费量大的时令食品、饮料开展检查,尤其对饮料、乳制品、冷冻饮品、火腿肠、糖果、袋装豆制品以及自制水煮、油炸小食品和熟食等进行安全检查,严厉打击销售无“QS”标识的食品、假冒仿冒知名品牌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等问题食品,及时消除时令食品安全隐患。此外,该区还根据省、市工商部门的《食品质量抽检通报》,及时对辖区内同类产品进行跟踪快速检测。
这个区在全面清理和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重点检查经营者履行进货检查验收等法定责任的基础上,还联合相关部门分别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季节性和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儿童食品市场监督检查等专项执法行动。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期间,利用“食品快速检测箱”开展食品快速检测,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通过日常检测和专项检测的有机结合,近年来该区已立案查处各类食品经营违法案件90余起,构筑了食品安全坚实防线,有效地保障了全区的食品安全。
近年来,该区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定期督查、半年互查、明查暗访、通报反馈和领导约谈等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履职能力,保持了全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态势。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该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和个人及时予以表彰,对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落实不力、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后果的及时给予严肃处理。
(陆正浩 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