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江淮大地上处处生机盎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气温回升,小麦生长逐渐进入到了旺季,面对不同苗情,广大农民朋友应如何做好田间管理,保证小麦的茁壮成长,保证丰产丰收呢?2月28日上午,记者随市农技推广中心的农技人员一道,前往大通区查看春季小麦田管工作。
“你现在打的药主要是除什么草的?”
“主要是打棒槌草的。”
“你一亩地的用药量是多少呢?”
“一亩地用药量是50至60毫升左右。”
在大通区王楼村,村民宗为堂正在麦田里喷洒除草剂,市农技推广中心的高级农艺师汪太琰向宗为堂详细询问了除草剂使用情况。
“现在主要是除棒槌草是对的,但你这个药量少了,为什么呢?这个小麦已经返青了,草龄已经很大了,你再打50毫升根本不管用,建议你一亩地要打100到150毫升,也就是讲,最少不能少于100毫升,多的可以打150毫升。另外,你可以再少加上一点麦希、东黄玉之类的药物,双管齐下,就是尖叶杂草可以打掉了,阔叶杂草也可以打掉了。”
针对宗为堂的除草情况,汪太琰现场为宗为堂开出了具体的田管“药方”
汪太琰向记者介绍说,今年我市小麦苗情普遍好于往年,目前有10%左右的三类苗是管理的重点,农技中心多次下去进行了部署,要求追施壮苗肥和返青肥,拔节肥要适当晚追,对正常生长的小麦目前有七片叶子以上的、八片叶子甚至是九片叶子的,我们要求在肥料管理上面重追拔节肥,一亩地要追八到十公斤尿素。拔节肥要掌握准确的追肥时间,要求第一节点定长过以后再追,原则是拔节肥追后不追前。虫害问题主要就是三月上旬,是整个三月份的红蜘蛛和麦蚜虫,我们要密切注意看它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抓紧时间进行预防。病害目前从地里已经看出来了,有纹枯病,我们建议从二月的中下旬一直到四月的上旬,重的田块我们要求防治三次,轻的田块我们要求防治两次,最好的药剂是瘟霉清,或者是井岗蜡蚜。同时,现在地里的杂草比例仍然很大,目前的田管的重点还是以除草为主。
“俗话说‘尺麦怕寸水’,对田间地头的沟系进行清淤疏理也是目前不可忽视的一大工作。”采访中,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林玉明强调说:“小麦渍害严重影响着沿淮小麦的高产创建,为防止春季渍害的发生,农民兄弟要及时疏通畦沟、腰沟、地头沟,加深地头沟,确保“三沟”通畅,达到雨止田爽,消除渍害隐患。”
(记者 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