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春风送暖拂心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春风送暖拂心田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3/4 6:44:4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潘集区多措并举倾心帮扶返乡农民工就业

      “没想到政府这么关注返乡农民工,没想到家乡有这么多上规模的企业,没想到企业这么重视人才。”在近日召开的潘集区2013年“春风行动”就业专场招聘会现场,返乡农民工李建军顺利地拿到了淮南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的用工合同,他连用三个“没想到”表达从广州打工失业到返乡顺利就业的内心感受。

      春节前后,拎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在凛凛寒风中返回了家乡,在与家人团圆的喜悦中还掺杂着些许无奈。“在外面打工,总是挂念家里。”“打工也要靠技术,像我们没技术挣钱就少。”

      作为我市劳务输出大区,潘集区可转移就业的人员达到14万人。春节以来,潘集区抓住农民工返乡的机会,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为返乡人员送上免费培训、现场招聘会两份“大礼”,积极引导他们就近就地就业创业。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民措施就像寒冬里的“阳光”,让广大农民工兄弟的心里暖意融融。

      一技在身壮“筋骨”

      正月初八,在潘集区就业培训学校中式烹调培训现场,家住芦集镇葛楼村的返乡农民工戴冠礼正全神贯注地听讲,不时地认真做着笔记。“我前些年在福建打工干小吃,一直都是凭经验炒菜,没有系统学习过,这次春节回家过年,听说区劳动就业部门正在春节期间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我就报名参加了。”培训现场不仅有理论讲解,还有实践操作,“我们都觉得受益匪浅,这为我以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为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我们专门对有就业和培训愿望的人力资源进行了调查摸底,并根据他们的愿望开设培训专业,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陪同记者采访的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孔凡武介绍说,全区已开设电脑维修、中式烹饪等职业15期,开展培训1100多人,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尽快就业提供了技能支持。

      为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安置就业工作,近年来,潘集区在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的同时,积极拓展服务方式开展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抓好市场对接,开设了适时对口、培训时间短、实用性强、需求量大的专业,让返乡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该区还积极调整劳务输出方向,内引外联,努力在拓宽本地劳务输出渠道上下功夫,针对市场需求调整职业技能培训结构,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品牌培训”和“项目培训”,大大提高了培训后的转移就业率。

     “春风行动”暖民心

      家住古沟回族乡聂圩村的农民聂敬成,这几年在外边打工工作不固定,钱也没挣多少,现在想在家门口找个合适的工作干。在2月22日潘集区举办的“春风行动”就业专场招聘会现场,他忙碌地在各个展台前咨询,商谈,“这次招聘会不少企业提供的待遇都挺好,工资有3000多元,而且还有各种福利,我争取找到一个合适的近点的企业去上班。”招聘会现场,60余家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了5000多个岗位,农民工在寻找合适工作岗位的同时,碰到不懂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到区就业部门专门设置的就业咨询服务席和就业技能培训宣传台前咨询。

(记者 何婷婷 通讯员 石 坚)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