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定做”庄稼成农民种稻新模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定做”庄稼成农民种稻新模式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2/28 6:28:2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工厂育秧,机械插秧
“定做”庄稼成农民种稻新模式

      蛋糕可以定做、衣服可以定制,没想到,现在连庄稼都能够向工厂下单,提前育种,2月26日,记者在皖北米仓凤台县走访获悉,该县多个乡镇正大力推进稻秧工厂化育种、机械化播种,虽然,当下距离水稻插种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但是广大农民已经开始纷纷“下单”,定制禾苗。

      凤台县是个水利大县,素有皖北米仓之称,水稻一直是该县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家住杨村镇的农民刘军告诉记者:他们这里播种水稻的传统方式要经过选种、预秧、分秧、插秧等多个环节,尤其育秧和插秧环节最为耗费时间和人力。刘军给记者举一个例子,他们家种两亩水稻,需要一家三口人上手,三天才能插完,一季稻下来,人腰弯来弯去,到了晚上痛的都直不起来,尤其是这两年,村里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遇到插秧的时节,家家户户都愁云满面。现在好了,镇上有了水稻育秧工厂,还没到育秧时机,工厂里的老板就下乡联系俺们农民,提前下单,每亩地160元,水稻秧苗和机械播种全部由他们负责,到时候俺们农民只管空着手,在地头看着就行,一亩地几十分钟就全部插完了。

      记者在该县尚塘乡走访时也了解到,该乡已经把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化作为新农村建设和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把实施水稻机插秧全覆盖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该乡已经成立水稻机插秧专业合作社9个,建成标准化育秧工厂9座,共培训农机手100余人。截至记者发稿,该乡机插秧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机插秧合同已达2万余亩,占全乡水稻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

      据悉,凤台县大力推广的这种水稻播种定制模式已经获得了广大农民的纷纷好评,在科学种田和农村劳动力减少的双重影响下,工厂育秧、机械插秧将把凤台县的水稻种植带入一个新的春天。

(记者 苏国义)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