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潘集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跨越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潘集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跨越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2/22 6:51:2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潘集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抓手,大力实施优质粮、精细菜、养殖业、豆制品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村富余劳力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该区以紧紧围绕抓稳米袋子、提稳菜篮子、鼓足农民钱袋子这一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潘集、芦集、贺疃创建了25万亩绿色麦、稻生产基地,在沿淮平圩、高皇、祁集架河等5个乡镇建立了3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和5万亩无公害大豆生产基地。利用采煤沉陷区水面和泥河湾等有效水面,在泥河、潘集、贺疃、平圩、古沟等乡镇大力发展水产品养殖和水生蔬菜种植,在平圩、高皇、芦集等乡镇大力发展畜禽养殖,沿淮潘公路建立了万亩酥瓜基地,千亩油桃基地,以高黄镇深山食用菌合作社和生产基地为示范,带动全区11个乡镇街道1000多户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年种植兴鲍菇、金针菇等食用菌9000万袋。这个区还积极整合资金,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全区流转土地9.5万亩,积极扶持种养大户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06家,并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实行公司加合作社连基地带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求,依靠科学技术来培育名、特、优农产品,提高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目前,全区已建成国家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1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6家,亚鹏盛农、鑫创、后湖、鑫农食用菌等农业精品园区已初具规模,培育省级农字号龙头企业15家,南龙牌酥瓜、南龙牌番茄、大为牌金针菇、家声牌大米等16个农产品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亚鹏盛农和高皇蔬菜、平牧鸡蛋、豆渣饼干等优质农产品成功进入超市,潘集大米、食用菌、酥瓜等农产品远销到北京、上海、合肥等全国10多个大城市。该区还加快失地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就地转移和对外输出。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还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创办企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先后建成了祁集、后湖、古沟农民创业园,为农民创业提供了平台。扶持了鑫农食用菌、平牧食品、东联粮油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既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又带动当地近万名农村富余劳力就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全区农民收入的四项组成部分形成“四驾马车”拉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一是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2012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535元,占农民收入的49.0%,比上年增收475元,增长15.5%。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9.2%,拉动农民收入增长7.6个百分点,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二是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2012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2784元,占农民收入的38.5%,比上年增收272元,增长10.8%;三是转移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有力补充。2012年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574元,比上年增收132元,增长29.8%;四是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潜在增长点。2012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28元,比上年增收86元,增长35.5%。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采煤沉陷区面积的扩大、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这些都为农民的失地补偿、利息、股息等财产性收入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近日,经省统计局审定,2012年潘集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221元,比上年增收965元,增长15.4%,增幅位居全市县区第二,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长15%的年度目标任务。  

(潘士清)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