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驾车的亲看过来——
鞋底厚“驶不得” 装饰多“要不得”
天气寒冷,不少有车一族为了取暖或是服饰搭配的需要,选择穿一些鞋跟较为宽大的冬靴,或是鞋底较厚的雪地鞋驾车出行,殊不知在取暖爱美的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汽车的油门、刹车都由右脚控制,两个踏板距离比较近,在右脚换位的时候,宽大的鞋底容易卡在中间。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或雨雪天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司机可能无法控制汽车,极易引发事故。
鞋或成驾车“危险品”
其实,在开车时的“脚感”很重要,而“脚感”与驾驶员所穿的鞋底厚度有密切关系。雪地靴、松糕鞋都有着厚实的鞋底,如同脚底与汽车踏板之间的隔离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脚的敏感度,使得驾驶员很难把握油门与制动的力度。
而高跟鞋、坡跟鞋由于鞋跟过高,着地面积小,踩踏板时感觉脚左右摇晃,容易打滑,并且踩刹车的力度很难控制,有时还会被脚垫牵绊。时间一久,小腿会感觉很累,脚有些麻麻的感觉。如果这时遇到紧急制动的情况,由于支点小,驾驶员的脚从踏板上滑落的几率会增大,即使不发生意外,也有可能扭伤司机的脚踝。
穿着高度过膝的长筒靴,不仅突出了女性的线条美,更在寒冷冬日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情,但这样的靴子却是行车安全的“大敌”。靴子从膝盖到脚踝的活动都被束缚住,司机想要做任何操作时都要加大动作幅度,这样就会影响正常驾驶,而且不能灵活转换踏板,或由于活动空间狭小而导致腿脚僵硬。
专家建议车内多备一双鞋
美丽和安全其实并不冲突,专家建议在车内多备一双平底鞋,开车前换上,停车后再脱掉,既能保证行车安全,也不耽误“秀”出自己。而穿平底鞋开车不仅舒服。且无论是控制油门还是踩刹车,力度都非常好掌握。如果鞋底太硬或太厚,会让车主缺乏脚感,无法正确判断对车子的掌控度。此外,车主应注意自己的鞋底,一旦鞋底有积雪或薄冰,要立刻清除,否则踩刹车时易打滑,后果不堪设想。
而对于穿什么样的鞋驾驶车辆,相关的法律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二十六条规定,机动车驾驶员不准穿拖鞋驾驶车辆。在新交规中,明文禁止司机赤脚、穿高跟鞋或拖鞋驾驶车辆,对于违反者都会给予一定的处罚。
武装爱车更要注意安全
为了让自己的座驾看起来与众不同,不少人都会将爱车全副武装起来,“这样看起来更温馨,独自开车时也不会寂寞。”车主胡小姐说,天气变冷以后,一进入车内就感觉到处都很凉,如果开暖气,还要等上较长的时间。她索性就从网上购买了一套“保暖设施”,把后视镜、方向盘、手档等全部包裹起来,坐在车里心里就会暖和一截。但这些保暖品也存在潜在的危险,给方向盘加了毛绒套子后,方向盘的周长、直径也会变大,驾驶员的手感会降低,转弯打方向盘时操控感也会随之变差。方向盘一旦打滑,危险就容易出现。
一些女性车主还会在车内悬挂毛绒玩具,用以点缀自己的爱车,有的甚至在车后窗的位置,摆放了满满一排的毛绒玩偶。对于车主来说,这些玩具虽然可以给爱车带来温馨的车内环境,但是开车时,车上悬挂的玩具,容易分散驾驶员的视线,产生晕眩感,从而影响行车安全。此外,在后车窗放置毛绒娃娃会影响驾驶员观察后面车辆和行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冬季,经常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视线本来就差,加上车内玩具的影响,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记者 李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