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开门炮今年瘦身 绿色开门受期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开门炮今年瘦身 绿色开门受期待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2/18 6:47:5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几天,从早晨开始,响亮的鞭炮声在大街小巷此起彼伏地响起。为讨个好彩头,众多商家、单位在营业、上班的第一天,燃放起“开门炮”。不过,记者走访中了解到,今年燃放“开门炮”相较以往有所减少,不少市民也表示,换换“开门”的方式,“绿色开门”更实在。

      正月初五:商家燃起“开门炮”

      其实早在17日之前,“开门炮”就陆续出现。2月16日,正月初七,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当天上午8时起,记者在单位的办公楼内就陆续听到楼附近传来隆隆的爆竹声。记者从窗口望去,看到泉山十字路口附近的一些商家正在燃放“开门炮”。现场传出炮声的同时腾起一阵烟,接着风一吹,一阵红红的鞭炮皮便在空中飞舞起来。

      一家餐饮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图个开年吉利,希望今年的生意红红火火。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从大年初五开始,就有商家开始营业,燃放鞭炮。记者沿着洞山中路一路向东,发现已经开始营业的部分商业店铺按照传统习俗,在大门外燃放鞭炮,祈愿新年大吉。路边的草坪处,路牙处,散落着碎小的鞭炮纸屑,有些已经褪色,有些像是刚燃放的。

      正月初八:“开门炮”陆续增多

      2月17日上午8时许,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从朝阳中路与龙湖路交汇处附近的一座大厦楼前传开,现场伴随着鞭炮声腾起浓浓的烟雾,来往的车辆只能在烟雾中行驶。当天正逢农历正月初八,记者了解到,因为“初八”谐音“要发”,一大清早,市区不少商业路段的公司、商铺前的鞭炮声便此起彼伏,俗称“开门炮”。

      在该大厦对面的一家商业广场前,此时也是炮声不断。上午8点半,该广场一家公司刚放完鞭炮,守在一旁的环卫工人就赶紧上前打扫。然而一分钟不到,又来了2名男子,抱着一大盘鞭炮和6盒烟花,环卫工人们见状只好停止了打扫,在一旁等候。2名男子高兴地点燃了鞭炮和烟花,在一阵密集的烟花爆竹声响中,人行道完全笼罩在了烟雾里,许多行人在鞭炮声中掩鼻奔跑而过。记者也赶紧与燃放现场保持了一定距离,但鞭炮皮还是不时地炸到记者脚边。

      鞭炮声过后,路上落满了厚厚的一层纸屑。“你们打扫吗?”记者问起放鞭炮的2名男子,他们却笑了笑便离开现场。“都是我们的活,今天一大早就守在这门口扫鞭炮了。”环卫工人郑师傅有些无奈地说。

      除了朝阳中路,淮河大道、国庆西路等沿街店面都不时传来鞭炮声。一个上午,市区都笼罩在烟雾和鞭炮声之中。

      环卫工:扫出整车鞭炮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商家们在燃放“开门炮”后,只有少数人会自己清扫现场的鞭炮皮,大多数商家在燃放后并不清扫,而是走进店内做起了生意。这满地的鞭炮皮,“自然而然”地便留给了环卫工人。

     “有时一家还没打扫完,另一家就又开始放了,都顾不过来。”负责广场南路一段道路的环卫工人宋师傅告诉记者,从初五开始,就有商店燃放大量鞭炮,门前堆放的全是鞭炮皮,他们环卫工人一扫就是一个上午。

      2月16日中午12时许,宋师傅和3名同事才把当天上午广场南路沿边的鞭炮垃圾清扫完毕。宋师傅说:“早晨八九点是放鞭炮比较集中的时段,我们从南到北就是一路低着头扫,他们刚放完我们就扫,要不然风一吹就更难扫了。”看着一车的鞭炮纸,另一名环卫工人说:“这比初六好多了,初六我们扫的比这还要多,小车都堆起来了。”

      不过,比较起往年的情况,今年的情形还是让宋师傅等人感到高兴许多,宋师傅说,不知怎么回事,今年燃放的数量似乎有所减少,“以前我们扫的更多,有时都要扫到下午才能扫干净。”

      分商户:“开门炮”燃放“瘦身”

      在广场南路周边,聚集了理发店、餐饮店、五金店等多家店铺,大多都已开门。一家服饰店的店主告诉记者,她初六开始做生意时只买了一盘小鞭炮,“意思一下,放多了也污染环境。”

     记者在安成铺、龙湖路等地采访了解到,不少商家有类似的想法,大都减少了鞭炮的燃放量,有的干脆没放。安成铺附近一商店老板陈先生称,从环保的角度出发,今年他只买了一挂1000响的鞭炮燃放,而在以往都是在万响以上,“不放也不好,这是一直以来的一项传统,我们今年就象征性地放一点,讨个‘彩头’。”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与陈先生做法相似的商户不在少数。他们告诉记者,这段时间许多媒体都在播放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情况,想到放炮造成的环境污染这么厉害,大家也都在倡议少放鞭炮,于是今年开门就大幅减少了鞭炮的燃放量,甚至索性就没放。

      爆竹零售店:清早就有人买炮,量有所减少

      这几天不少商户燃放“开门炮”,也让烟花爆竹零售点的生意火爆了不少。广场南路一家爆竹零售店老板告诉记者,这几天,一大清早就有人来买鞭炮。“最多的一个人买了660块钱的鞭炮,是一个厂的负责人来买的。”老板告诉记者说,仅2月16日一个上午,就有二三十单生意,每单少则几十块,多则几百块,这样的情况应该能持续到正月十五。

     “今年的这个销售情况,相对于往年来说,是显得冷清了许多。”这位零售店老板告诉记者,无论是从个人购买的数量,还是从前来购买的人数来说,今年的情况都呈现出一定的下滑趋势。

      市民:“绿色开门”一样好彩头

      商家燃放“开门炮”,在为自身讨得彩头、增添热闹之余,却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也有扰民之嫌。前阵子淮南连续出现浓雾天气,空气质量也成为市民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而许多市民也纷纷作出了回应,其中一条就是尽量减少燃放鞭炮。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商家集中燃放的“开门炮”应该收敛一些,“绿色开门”更值得提倡。这些市民告诉记者,如果各大商户将开门的方式都换做门前摆放花卉或是装点绿植,不但美化了城市环境,给过往的行人留下好印象,相信同样也能讨个好彩头。

      图一:大红的鞭炮皮在朝阳中路一商业网点门前堆满,环卫工人在清扫。
      图二:为防大风刮走鞭炮皮,烟花正在燃放时环卫工人就不得不开始清扫。
      图三:16日上午,环卫工人宋师傅清运的垃圾中,鞭炮皮占了大多数。

(记者 李钧 吴巍 廖凌云)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