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花季年龄时突患心脏病,面对高昂的医疗费——
坚强母亲绣“巨作”求卖救女
母女俩相依为命多年,尽管生活过得艰苦些,然而她俩却十分快乐。可是,就在女儿花季的年龄时,却突然患上心脏病,近一时期,女儿病重住进了医院,面对高昂的医疗费,母亲朱女士准备卖掉家中仅有的“宝贝”,一幅长2.6米,宽1.3米的十字绣《壮丽山河图》,来筹集费用。
精美绣图
1月9日,家住淮南田家庵区王郢孜社区的朱女士来到报社,她向记者说明了来意,只见她从一个挎包里拿出一叠厚厚布料,当布料展开之后,原来是一幅长2.6米,宽1.3米的十字绣《壮丽山河图》,记者立刻被这幅“巨作”吸引住了,十字绣画面上,巍峨的群峰之中,瀑布连连,飞流直下的溪流,撞击在山岩上,顿时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溪流顺势而去,滋育着两岸的青青绿草,在高耸、雄伟的山峰之巅,各种树木都在茁壮成长,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花,在朝阳的照射下,显得鲜艳光彩,各种景物栩栩如生,仿佛身临其境。
卖绣救女
据朱女士介绍,以前,她在纺织厂上班,1993年,她的女儿豆豆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丈夫便离她们娘俩而去。2002年,朱女士下岗,一直是打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尽管生活过得很清贫,每当看到女儿那张天真漫烂的笑脸时,朱女士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7年,豆豆经常感冒,还不能受惊。朱女士一开始没有在意,直到2009年,豆豆到医院检查,医院确诊豆豆患上了扩张心肌病(心脏病),听到这个消息,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朱女士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她时常以泪洗面,对生活几乎失去信心,当看到女儿天真无邪的眼神,朱女士强忍心里的悲痛,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活下去,让女儿好好地生活,她一边让女儿上学,一边给女儿治病,光阴似箭,一晃几年过去了,女儿也慢慢长大了,如今豆豆长成大姑娘了,朱女士看着女儿落落大方,青春美丽,心头多少有些安慰,对未来充满希望。可是,好景不长,2012年11月份,豆豆突然病重住进了医院,一个多月,朱女士不仅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就连她东拼西凑,借的一万多元,也要见底了。看着钱像流水般流出去,朱女士心里十分焦急,万般无奈之下,她突然想到了自己还有一个“宝贝”,在2011年的时候,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绣出的一幅十字绣《壮丽山河图》。
精雕细琢
谈到自己为何要绣十字绣画。朱女士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偶然看到女儿在绣一些小物件的十字绣,感觉挺有意思。她想,女儿慢慢长大了,自己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礼物送给女儿,不如自己也绣个大的十字绣,一来做礼物给女儿留个纪念;二来等到女儿出嫁时,也算是一份嫁妆吧,想到这里,朱女士上街买了所需的材料,准备动手绣画,经过精挑细选,她选定了《壮丽山河图》这幅名画。她说,刚开始的时候,要先打格子画线,打格子要一丝不苟,不能有一丝错误,否则就会影响整体的效果。什么地方需要全绣针,什么细节要用到四分之一绣针,包括颜色的搭配与协调,她都反复琢磨,对照专业的刺绣书一点点学习。刺绣时,她发现画幅太大,有更多的细节要注意,做工要求更精准,出现一丝丝的差错都要重新再来,朱女士说,《壮丽山河图》最难绣的地方,就是山色、树木、绿草的地方,为绣好这些地方,经常一次一换针,如果错一点,图上的色彩、色差就全部看不出来了,还有树叶的部分,就用了十几种颜色,绣线的颜色太多,太接近,时常是每绣一针就要换一种线。每种颜色的线都要照着书比对,没有出入,再下手绣起来,她摊开自己的手掌说:“扎破手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一不小心或者太用力,针就扎进了肉里。
朱女士白天打工,照顾孩子,夜里就开始绣画,每晚都坚持到凌晨三四点钟才睡觉,时常绣个通宵。她绣画绣的颈椎病犯了,眼睛花了,抬眼看人,时常半天对不上焦。然而她倾注所有的精力,在制作过程中,她竟然做到了没有犯一点错误,真正做到了每针每线都很成功。她用了10万余针,足足用了30余种不同颜色的彩线,最终完成这幅“巨作”。她告诉记者,现在还不算成功完成,如果从背面仔细熨烫,正面撒上金片,再裱上框,那才是正式完成。她说,为了救自己的女儿,如果有意收藏的人出价合适,自己完全愿意转让这幅《壮丽山河图》。
图:朱女士的十字绣《壮丽山河图》。
(记者 冉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