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向精细化要效益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向精细化要效益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2/4 6:33:0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国投新集一矿积极应对当前煤炭市场形势切实加强成本管理纪实

     “凝心聚力,共渡难关,确保职工收入和队伍稳定;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构建和谐幸福美好新集”,日前,记者驱车百余里来到国投新集一矿采访时,看到门口大幅标语这样写道。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新的形势,国投新集一矿采取菜单式流程管理、全员隐患排查、班组百分量化考核、安全看板管理四项管理措施,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收到了良好的实效,确保了掘进进尺的稳定,全矿煤质也得到有效提高,燃烧值高于原来300——500大卡左右。

      采访中,刚从井下上来的矿主要负责人快人快语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严峻的形势,我们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向管理精细化要效益,特别是在井下,我们针对不同的岗位,制定了不同的操作规程,要求所有员工都要牢记并能够背诵自己所在岗位的操作规程,严格精细操作,实践证明,我们这样做对了。”

      记者一行来到这个矿综采二队,队长朱继龙听说记者来采访显得格外高兴,他随即喊来井下负责中班生产刚从井下上来的电工林静波和转载机司机刘义年,说起他们的工作流程,他们随口就滚瓜烂熟地背了出来。在矿综采二队的会议室,各种荣誉榜及制度表格琳琅满目。

    “为消除隐患,筑牢安全基础,我们新集一矿还大力推行全员隐患排查制度,通过月度‘安全之星’评比、隐患奖励制的实行,较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隐患排查的积极性。”陪同记者采访的新集一矿宣传员武周说起矿里采取的有关安全措施向记者娓娓道来。据他介绍:10月份新集一矿全矿共收集各类隐患800多条,已分类隐患整改。其中西副井和斜巷运输管理中,两名职工及时反映现场中存在的问题,消除了事故隐患,矿给予该两名职工奖励,取得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引入班组建设竞争机制,激活了班组活力”,这是我们矿又一项创新之举,武周指着墙壁上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班组建设的通知》向记者介绍说。该矿在10月中旬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班组建设的通知》从严格班前会制度、交接班制度、群众安全监督机制、标准化动态达标机制等方面进行强化和规范;并引入班组建设考核与评比机制,根据班组建设内容,从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团结协作、廉政建设等七个方面,以区队为单位,以班组为单元进行百分量化考核。在班组建设中,采煤二队、掘进六队和掘进准备队以简单表格的形式记录各班组每天考核情况,让广大职工了解自己和本班组安全生产状况,激励大家争先创优,在班组建设考核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据介绍,在具体的工作中,该矿实行一天一记录、一月一通报、半年一考核。每天该矿在每一个施工头面都要放一块小黑板,上一班要把安全情况记在黑板上,并把存在的安全隐患记下来。在建档过程中,该矿坚持关口前移、主动监督、预防为主、事前警示的原则。为保证该办法能长期执行,该矿把管理人员行为档案记录与机关作风考核挂钩,并把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管理人员行为档案管理中,以行为管理促提升,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的稳步开展。

(记者 武春晖)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