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管志愿者二三事
我市城管志愿者活动,正式运行半年来,虽然时间不长,但他们以自己的自觉自愿和无偿的行动,为城市管理倾注爱心,心甘情愿而又默默无闻地奉献社会。下边记述的,只是他们无数件好事中的点点滴滴。
一
地处老龙眼附近的集贸市场,人们习惯称其“96处小街”,南北走向约一公里多,特别是小街北端与两侧楼房林立的洞山西路连接处,是个公益性游乐园。恰恰在这里,多年前曾违章搭建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工棚,与城市整体形象格格不入。有关部门也曾多次下单要求拆除,但就是实施不了。
这天,作全公司总经理也是城管志愿者的徐作全,带着30多名同志来到现场,准备拆除。70多岁的棚主手拿铁锨,冲上来就要打人,徐作全挺身而出挡在中间,棚主狠狠打了徐一拳,又用头狠撞了徐的胸口……
“打不还手”,是城管志愿者们一直恪守的信条。徐作全心平气和地开导说:“老人家,你别气了,我也是执行公务,我到你家去,你把你儿子都叫来,你要打你就尽管打吧!”
老人家被说得没了话,又感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年轻人有涵养,被打了也不还手,一转身,气呼呼地走开了。
当天下午,徐作全准备继续说服老人家。当他来到现场时,一下愣住了:棚拆了,拆的材料运走了,而且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
二
外地有一批年轻人,在我市做羊肉串和烙大饼生意。今年6月20日,有位从事大饼生意的小伙,占道经营,既妨碍交通又影响市容。
既是城管志愿者又是劝导员的贾利娜和周文萍,上前劝其往后挪挪摊子,但怎么苦口婆心地动员也不听。开始外地小伙借口听不懂话,接着就用粗话辱骂。见她俩是个年轻女子,便拿出匕首在空中晃来晃去,以此吓跑她俩,警告她俩别多管闲事。
路人一看这个外地人行凶耍横,趁她俩不注意,不问青红皂白冲上来打了小伙两耳光。
这一打不要紧,小伙嗖地将匕首放在自己的喉咙口,冲到马路中间,做出要自杀架势。
面对空气一下紧张起来的局面,贾利娜和周文萍依然好言相劝。尽管粗话脏话被骂,她俩含泪忍着……
为防止过激行为发生,有关部门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缓解了冲突,还当场为外地小伙解决了经营场地。
一场流血事件就这样在”骂不还口”中避免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外地小伙变好了,不光自己遵纪守法,还主动协助城管部门工作,教育劝说一道来的外地人,争做守法守规的生意人,成了城管志愿者们的知心朋友。
三
今年8月14日上午,长山公墓区路段,上山祭祖上坟的人,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沿路两边经营冥纸冥钞的摊点不计其数。
路上执勤的张小琴,在主动维持秩序时,发现一位老太太脸色苍白,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神情异常。她急忙上前搀扶老人并问:“老人家,您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得劲?”老人说:“我心里难受,头晕想吐。”张小琴意识到,天气太热,八成是中暑了。她赶紧把老太太搀扶到树荫下坐好,速从包里取出仁丹给老太太服下,又用风油精搽了太阳穴。
张小琴见老人神情已好转,马上询问与家人如何联系?老人从包里找出电话号码,张小琴很快用手机拨通了老太太的家人电话。老人的女儿很快从山上下来,当得知母亲中暑被解救后,激动地紧握着张小琴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通讯员 汪宏银 孙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