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为企业“减负松绑”,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行缓缴社会保险费用、发放职业技能补贴等七项“减负”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11月26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了解到,自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就业局势基本平稳。目前,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91004万元,超预算11312万元。从长期经济发展来看,对减轻困难企业当期资金压力有积极作用,且保证了参保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和权益不受减损。
我市通过适当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缴费费率,共为企业减负3640.87万元,这其中:失业保险费减征1736.60万元、工伤保险费减征1470.46万元、生育保险费减征433.81万元。并允许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截至10月底,困难企业共缓缴社会保险费4823万元。其中,缓缴养老保险费4335万元、工伤保险费266万元、失业保险费182万元、生育保险费40万元。我市还通过调整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共减少征收社保费83.35万元。
我市在保证企业减负的同时,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岗位补贴3763万元,帮助困难企业27户,稳定就业岗位65599个。并利用省下拨的特种就业补助资金支付社保补贴2894.06万元,帮助困难企业98户,稳岗64363个。与此同时,我市还发放职业技能补贴575.9万元,鼓励27户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技能培训5348人,13户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7800人,并发放12.05万元职业介绍补贴,帮助企业引进技能人才538人,投入10.08万元,鼓励职业院校引导336名毕业生在本市就业。
(记者 李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