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我的火箭上天了 社区课堂激荡少年航天梦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我的火箭上天了 社区课堂激荡少年航天梦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7/9 7:40:0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佟敏 摄影报道) “同学们,你们知道万户是谁吗?”“我知道,他是明朝的一个官员,曾用47支火箭捆绑在大椅子上飞向天空,但失败了。”“对,万户因此献身了,他被后人誉为‘飞天英雄’。他的故事激发了人类对飞行的探索欲望,并最终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近日,在淮南高新区弘湖社区邻里中心的梦想家课堂上,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星辉共振”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科普导师,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充满创意的“水火箭探索与实践”科普活动,在炎炎夏日里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星辰大海。

活动设置了航天知识科普环节。孩子们跟随志愿者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发展历程,同时学习了水火箭背后蕴含的“反冲作用”发射原理。理论知识铺垫后,青少年们投入到动手实践环节。两到三人一组,利用塑料瓶亲手组装属于自己的“火箭”。活动现场创意迸发——有的孩子精心绘制“纸片人航天员”置于箭体,模拟载人飞行;有的则自带色素滴入储水瓶中,让即将喷射的水柱绽放绚丽色彩。

社区旁的如意公园草坪恰好成为理想的户外发射场。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始了——孩子们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在塑料瓶制作的“火箭”中注入约三分之一的水,再用气筒奋力打气增压。随着“嘭”的一声,“火箭”拖着彩色的水尾直冲云霄,成功升空引发阵阵欢呼。偶有发射失败,孩子们也不气馁,立刻围在一起分析问题、调整装置,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更锻炼了团队协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安徽理工大学“星辉共振”志愿服务队通过这场融合知识、创意与动手能力的科普活动,不仅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富有意义的科学色彩,更在一次次“水火箭”的腾空中悄然播撒下航天梦想的种子。小学生蒋一鸣捧着“水火箭”激动地说:“我的‘水火箭’发射成功了!我特别开心,长大以后我也想当航天员!”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