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佟敏 摄影报道) “同学们,你们知道万户是谁吗?”“我知道,他是明朝的一个官员,曾用47支火箭捆绑在大椅子上飞向天空,但失败了。”“对,万户因此献身了,他被后人誉为‘飞天英雄’。他的故事激发了人类对飞行的探索欲望,并最终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近日,在淮南高新区弘湖社区邻里中心的梦想家课堂上,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星辉共振”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科普导师,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充满创意的“水火箭探索与实践”科普活动,在炎炎夏日里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星辰大海。
活动设置了航天知识科普环节。孩子们跟随志愿者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发展历程,同时学习了水火箭背后蕴含的“反冲作用”发射原理。理论知识铺垫后,青少年们投入到动手实践环节。两到三人一组,利用塑料瓶亲手组装属于自己的“火箭”。活动现场创意迸发——有的孩子精心绘制“纸片人航天员”置于箭体,模拟载人飞行;有的则自带色素滴入储水瓶中,让即将喷射的水柱绽放绚丽色彩。
社区旁的如意公园草坪恰好成为理想的户外发射场。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始了——孩子们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在塑料瓶制作的“火箭”中注入约三分之一的水,再用气筒奋力打气增压。随着“嘭”的一声,“火箭”拖着彩色的水尾直冲云霄,成功升空引发阵阵欢呼。偶有发射失败,孩子们也不气馁,立刻围在一起分析问题、调整装置,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更锻炼了团队协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安徽理工大学“星辉共振”志愿服务队通过这场融合知识、创意与动手能力的科普活动,不仅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富有意义的科学色彩,更在一次次“水火箭”的腾空中悄然播撒下航天梦想的种子。小学生蒋一鸣捧着“水火箭”激动地说:“我的‘水火箭’发射成功了!我特别开心,长大以后我也想当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