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多少戎马倥偬事 弹指挥间一百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多少戎马倥偬事 弹指挥间一百年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0/22 1:10:4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部门看望淮南目前最年长的黄埔军人王锦石

      10月18日,淮南市委统战部、潘集区委统战部、淮南黄埔同学会、淮南黄埔亲属联谊会联合去看望了淮南市目前最年长的黄埔军人王锦石,在王老103岁生日到来之际,送去最真挚的祝福与问候。

      在潘集区平圩镇王圩村,一个典型的农家小院里有两层楼房,王老和他的小儿子住在一起。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上面缀满了红彤彤的柿子。这好像象征着王老四世同堂之家红红火火。当天上午10点,当看望王老的一行人到来时,王老早已端坐在椅子上等候大家了。他笑眯眯地注视着大家,点头和大家打招呼。

      大家把一个带有寿桃的蛋糕打开,并一同祝愿王老长寿健康。由于抗日战争对王老耳朵造成的伤害,加之年龄原因,王老的听力非常不好。记者用纸写下问题和王老交流。王老对记者说,这么多人来看他,他很高兴,现在生活很好,精神也很不错。王老的小儿子告诉记者,虽然王老今年已经103岁高龄,但他的身板仍挺硬朗,除了听力之外,其他的都不错。现在王老还可以撑着拐杖到村口去买早饭呢。而且王老对国家大事也很关心。

      据介绍,王锦石家族世居王圩村,由于日寇入侵,王锦石早年投身抗日战场并于1938年考入西安王曲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十五期,毕业后在多地与日寇激战,屡立战功。在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之洛阳保卫战中,浴血奋战的王锦石的一只耳朵耳膜被震破,留下了终身残疾。1949年,身为营长的王锦石随所在国民党军队在四川起义,1950年,王锦石光荣退伍,回到了家乡。

      据了解,目前淮南市尚健在的黄埔军校生有20多位,分布在全市各县区。逢年过节,政府都要对这些老人逐个进行慰问,为他们送去最真挚的祝福。对于生活困难的一些老人,政府还对他们进行专门补贴,让他们能安享晚年。

      图为带上寿星帽的王老精神矍铄。

(记者 陆士宇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