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胡锦涛会见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代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胡锦涛会见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代表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9/27 8:28: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胡锦涛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代表

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参加会见 

李长春参加会见并在会上讲话

     新华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吴晶)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2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切会见全体与会代表,向受到表彰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文化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参加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加会见并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下午3时30分许,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同出席大会的代表见面,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胡锦涛等高兴地与代表们亲切握手交谈,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李长春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不平凡历程,系统总结了文化改革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他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愿望、历史的抉择。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阶段性改革任务,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大力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有力促进了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的竞相涌现,有力促进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显著提高,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有力促进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发挥了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通过改革,文化领域整体面貌和发展格局焕然一新,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文化强国之路。

    李长春指出,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坚持文化建设正确方向、有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做到两加强、两促进;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广大文化工作者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不断提高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李长春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也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党全社会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奋力开拓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主持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出席大会。

    会上宣读了表彰决定,并向受到表彰的32个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296个先进单位和198名先进个人代表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了大会。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