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从煤矿走向世界的淮南儿子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从煤矿走向世界的淮南儿子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9/20 0:48: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独家专访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总设计师潘志琛

      2012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18日在淮南完美落幕,跟这个品牌赛事有关的一个人却不得不说,他是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潘志琛。因为他是从淮南九龙岗走出去的,对家乡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他当然情有独钟。

      18日上午,记者在山南新区和风大街政务中心广场2012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上见到了潘志琛,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自行车运动,让青少年运动起来,让老百姓运动起来。而‘环中国’赛事就起到了积极的宣传示范、引导促进作用,让车轮带动老百姓‘动’起来。”。

      潘志琛认为自行车运动是一项深受老百姓喜爱的项目,兼具流行、流畅、流动的特点,同时也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倡导的低碳、环保、绿色等理念,因此适合在青少年和老百姓中倡导发展。“作为自行车大国,以往自行车是人们的代步工具,但现在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运动开始成为运动健身的手段之一,有越来越多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参与进来。且参与形式多样,既可以有移动的,也可以在固定的自行车器械上运动。城市之间、学校之间等等都可以组织起来。”

      潘志琛对淮南的变化感触很深,他说:“变化大,有点大都市的味道,山南新区是一座现代化新城。”

      潘志琛曾是淮南十一中民办体育教师,在水泥台上,他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精神。1978年恢复高考,他第一批考上了安师大体育系,成了一名大学生;在北京奥运会,当中国运动员一举获得了51枚金牌后,他受到表彰和嘉奖。

      潘志琛的父母都是铁路工人,多年前移居蚌埠。他们在九龙岗大公村住了多年,潘志琛的青少年时代都是在那里度过的。那几栋老房子至今还在,村前的那棵老槐树还在,虽然门前楝树上的吊环早已无踪影,但那锻炼时留下的印痕还历历在目。

      潘志琛在家是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特别喜欢打乒乓球的他,为了培养弟弟们练好球。在老爸的支持下,他们用了三天时间,用自己亲手捡来的碎砖堆砌成乒乓球台,上面抹上水泥。这位被弟弟们称为“魔鬼教练”的潘志琛开始了他的训练计划。他从《青少年体育运动》《乒乓群英》里学习正确的打球姿势,并对只有10岁左右的弟弟们进行严格训练。后来两个弟弟都被选入安徽省体工队,他们也因而走上了体育之路。“我们是从煤矿堆里走向世界的孩子,因为体育,我和弟弟都去过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那时的艰苦,磨炼出了我们耐力和应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潘志琛说。

      图一:怀旧的潘志琛在他曾住过的老房子前留影,并说以后再来淮南可能就看不到了。
      图二:潘志琛在2012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大赛上打响发令枪。

(记者 张芳)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