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淮南牛人骑行万里穿越新藏线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淮南牛人骑行万里穿越新藏线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9/4 1:04: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9月1日中午,淮南户外界的20多名骑友骑着单车,早早地汇集到泉山十字路口,烈日下他们在焦急地等待出行已经3个多月的队友沈周邢,准备为他完成一万公里,挑战西藏、新疆“生命禁区”凯旋庆祝。

      凯旋后只想“回家好好睡一觉”

     9月1日下午2点30分左右,在泉山十字路口汇集的20多名骑友突然欢呼起来,记者顺着他们欢呼的方向,看到一名头戴棒球帽、面色红黑的骑友,蹬着一辆看上去略显老旧的运动自行车缓缓地行来。

     “他就是沈周邢,”记者身边的一位骑友指着单车上的“黑人”说。沈周邢的自行车一停稳,淮南市20多名骑友就挨个过来和他握手祝贺。在一阵热闹之后,沈周邢告诉记者,不停骑车达3个半月的他,今天上午刚从蒙城进入潘集,来到家门口后,精神一放松,才突然觉得是那么的疲惫,他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回家好好睡一觉”。

      沈周邢告诉记者,他是今年5月13日一个人骑车从淮南出发的,整个行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淮南一路骑行到成都,第二阶段是从成都骑行到西藏拉孜,第三阶段是从拉孜骑行到新疆叶城(新藏线),然后再从叶城骑回淮南。截止到9月1日,沈周邢这一路骑程超过10000公里,用时约3个半月,沈周邢说:“一路上,我骑坏了6个内外胎,其中的艰辛与孤独、快乐与收获,只有骑过的人才知道。”

      在“生命禁区”直面死亡威胁

      沈周邢告诉记者,这次骑车去西藏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与第一次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他选择挑战被骑友们称为死亡之路的“新藏线”。这条公路(喀什-狮泉河),全长约1455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途中翻越5000米以上大山5座,其中最高的界山达坂海拔高达5248米,是几条进藏路线中最危险的,其复杂多变的气候,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

      “就像在火星上骑车”,沈周邢告诉记者,骑行在新藏线,“荒凉、缺乏植被、风大、缺氧”是他最深的感受。沈周邢说,7月份他骑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松西乡,在那里他几乎吃完了所带的全部抗高原反应药,即便如此每天他还是感到呼吸困难,头昏脑胀,整个人像要死过去一样。也就是在那里,沈周邢得知一位广西骑友,因为高原反应刚刚去世。沈周邢说,他知道每年骑车走西藏的人总会有倒下的,但是距离他如此之近,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尤其在他高原反应最厉害的时候。“害怕,深受刺激,但是我一定要坚持骑下去,”沈周邢告诉记者他永远忘不了在松西的那一段经历。

      双脚踏在淮南土地的沈周邢谈笑风生的说起骑行经历,像是在说邻家故事一样。他告诉记者,年过50的他,骑车远行已经坚持了30年,现在一年中近一半的时间,都是在骑车远行,“我是在旅行,不是在旅游,旅游是用休闲的方式消费人生,旅行则以求索的态度探寻人生”。沈周邢告诉记者,骑行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淮南资深骑友,龙泉骑游队队长李和祥告诉记者,沈周邢单车穿越新藏线凯旋,并赶在2012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来淮举行前返回淮南,也是为了向国际自行车运动致敬。

      新闻链接:

      沈周邢骑行西藏、新疆的这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在用手机与外界保持着联系,其中网友舜耕老松一直在网上直播沈周邢的骑行经历,记者摘录了部分,与读者一道体味骑行新藏的艰辛。

      6月15日:甘孜-绒青村,79公里。

      从甘孜继续西行,一路爬坡(更多的时候是推车步行)。空气稀薄,浑身无力,再加上修路,骑不动。到天黑在一送变电工程施工点借宿,还蹭了一顿晚餐:腊肉炖豆角。这是我旅行以来吃的最好最饱的一顿。

      6月25日:八宿-然乌,93公里。

      经历了旅行以来最苦最累的一天,长达68公里的上坡,让我在天黑才骑抵然乌。天上下着冰雹,人快成冰棍了。

      7月26日:松西-死人沟,58公里。

      虽然只有58公里,却用了一天。大风、狂风,再加上缺氧,头痛头胀,浑身无力。从松西开始,死人沟、红柳滩等个个都是鬼门关。12点27分进抵界山达坂,海拔5248米。

      7月29日:红柳滩-三十里营房,125公里。

      早晨9点半到晚上9点半,骑了十二个小时终抵三十里营房。这一路不仅要爬坡,更是时时和大风做斗争。有几次险些被狂风连人带车吹到路基下面去。实在没有想到,进入新疆之后我是越骑越苦,越骑越累,越骑越难!

      图:沈周邢就是骑着这辆自行车走了半个中国。

(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