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中国攻坚克难的力量在哪里?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中国攻坚克难的力量在哪里?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8/29 8:51:2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过去10年,多难兴邦。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来势汹汹的非典疫情,波诡云谲的国际金融危机,接连发生在汶川、玉树、舟曲的地震泥石流灾害,突如其来的新疆、西藏严重暴力事件……一系列严峻挑战接踵而至。但是,每临大事有静气,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任何困难,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中国人毅然挺立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磨难中的信念、历练和积聚。

  在新中国建立前的一个多世纪里,我们的民族蒙受了多少屈辱,遭受了多少苦难,令人痛心疾首;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中,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多少曲折,付出了多少代价,真是刻骨铭心。为了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斗;为了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我们的党和人民百折不挠,艰辛探索。

  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这一代人正处在我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中华崛起进程中的关键节点,既要上无愧于祖先,又要下为子孙造福。今天我们评价历史,将来历史也会评价我们。

  困难难不倒中国人民,力量在哪里?在于多年积聚的力量,终于可以有效地凝聚起来,正确地发挥出去。

  中国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困难难不倒中国人民,力量在哪里?在于全党、全民族的自觉和清醒。

  地球越来越小,发展越来越快,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以当前世界发展的大局来审视我们自己,中国同过去比确有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比还有较大差距,实施追赶型超越,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发展别人也在发展,而且是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我们再不能丧失机遇,浪费时间,时间对我们实在太紧迫了。

  进入新世纪,步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到了关键路口。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市化进入快速成长期,经济社会转型进入攻坚期,人民群众政治参与进入活跃期,思想文化进入碰撞期,国际地位进入迅速上升期。这些阶段性特征,给一个基础薄弱、体量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带来了巨大挑战。

  能否在30年经济连续增长的基础上,走好第四个10年?过去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现在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每个人要自觉发出奋进的吼声”。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已经成为全国上下不可逆转的主流和共识。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有13亿人信念的坚守、力量的凝聚、行动的自觉,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叶小文)《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