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安徽各地推进文明办网工作纪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安徽各地推进文明办网工作纪实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2/28 9:49:0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你追我赶、奋发争先 文明之风拂面来
安徽各地推进文明办网工作纪实

  中安在线2月26日讯 2010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万家网站签约文明办网活动,2011年开展的省“文明办网喜庆七一”知识竞赛活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自去年5月份全国创建“文明网站”视讯会议召开以来,创建活动迅速掀起热潮,广大网站积极响应、踊跃参与。

  不经意间,“文明办网”正成为网络热词,安徽省文明网站创建工作呈现喜人局面,一股网络文明之风正悄然吹拂江淮大地……

  测评体系成为“文明标尺”

  何为文明办网,如何文明办网,怎样才算是文明网站?去年安徽省制定《安徽省文明网站测评体系》和《安徽省文明网站评选办法》,其中《测评体系》是全国第一个文明网站测评标准,给“文明办网”提供一把标尺,供各网站逐一对照自查,自我完善。

  为使“文明办网”深入人心,去年全省开展“文明办网、喜迎七一”知识竞赛和互联网知识普及月活动,近万人参加学习,300余人参加比赛,决赛还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

  日前,为推动“文明网站”创建工作,安徽省启动“文明网站”评选,评选结果将于2012年3月底前进行评审和公示。消息一经传出,众多网站深感鼓舞人心,并积极角逐50份名额之一,都把此次活动看作扩大网站影响、提高声望和地位的一次机遇。目前,各地市已完成市级文明网站评选,脱颖而出的“文明网站”将继续角逐“省级文明”的殊荣。

  文明办网各市“自选动作”多

  各市还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精心设计很多特色鲜明的“自选动作”。

  滁州市于今年2月7日开通全市网络新闻发言人平台,该平台与滁州政府网的“网络问政”两大平台搭建网民与政府之间连心桥。据统计,滁州市两大问政平台每天“接待量”有一百余件,政府部门的处置率也达到90%以上,有效缓解“大滁城”建设过程中的矛盾。黄山市的黄山政府网、黄山新闻网等多家门户网站开设创建专题。各网站积极创新方式,加强栏目设置,丰富专题内容,将“黄山精神”和“文明办网”相融合。

  合肥市组织市内各大网站利用微博、博客等手段吸引网民参与对文明网站创建工作评议打分;淮北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突出打造“文明淮北”形象,率先成立市级互联网管理协会,建立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联动机制;宿州市大批量购买《互联网从业人员法律知识读本》,免费发放县区及市内互联网相关工作人员;淮南市邀请新浪微博主管对全市62家新闻单位网络发言人以及高校、大型企业进行网络问政、危机应对等业务培训,指导有关部门开设微博;滁州市在新浪、新华、凤凰、人民网上开通“活力大滁城、微博大滁城”官方认证微博;亳州市着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网站和栏目,开设亳州养生文化网、酒文化平台;宣城市在征地拆迁、城管打人、出租车停运等热点事件中,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发布信息,促进了政民沟通。

  你追我赶商业网站争赶“文明”潮

  粗俗没有出路,只有走文明发展道路才是网站发展的“长久之计”,很多网站深刻认识到文明办网、加强自律的重要性。各网站也积极加入“文明办网”阵营,不断提高网络文明程度,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呈现出你追我赶、奋发争先的生动局面。

  许多新闻网站、政府网站以创先争优、走转改等活动为载体,加强队伍建设。部分商业网站定期对员工开展教育培训,引导员工自觉抵制有悖网络文明的行为。合肥万家热线、合肥热线网站,蚌埠市的蚌埠论坛、蚌埠热线等商业网站在社区互动栏目中设立“举报”,对方便网友对各种有害信息进行监督,并组织线上线下多名版主共同研讨创建工作,积极引导网民参与“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商业网站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参与公益事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了社会公信力,塑造了文明形象。

  合肥万家热线于2011年9月组织开展“高校新生军训服装进工地”活动,11月于新安人才网联合举办“传递少时梦想,点燃新的希望”捐书献爱心活动。合肥房地产交易网与多个房地产企业组织开展了阳光助学、公益捐助活动。2011年黄山市市民网等多家网站与当地红十字会联合发起“倾城之爱”等系列捐赠活动,为救助一重庆籍患有先天性神经瘤的小男孩筹措20万元治疗费,小男孩最终被成功救治。蚌埠论坛今年1月份发起为当地一4岁烧伤小孩募捐倡议,短短两天收到2万元捐款,为孩子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合肥热线拟于3月份组织千名网友在超乎岸边开展“保护母亲河共建森林城”活动。(记者黄娜娜)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