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共同谱写美好安徽壮丽新篇章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共同谱写美好安徽壮丽新篇章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10/31 1:13: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千里江淮秋光似锦,万众一心壮歌如潮。

  昨天,全省人民热切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雄壮激昂的《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我们对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来自全省各条战线的党代表们,肩负着全省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建言献策,共谋推进兴皖富民大计,共绘建设美好安徽宏图。会议审议通过了八届省委报告、省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和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这是一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大会,是一次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大会,是一次民主求实、团结奋进的大会。

  这次大会是在全国上下热烈庆祝建党90周年,我省“十二五”顺利开局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通过的报告是安徽人民伟大实践的结晶,是安徽各级党组织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全省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会吹响了开启新征程的嘹亮号角: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而奋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美好安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努力走出“六条新路”,积极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势头。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让全省人民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要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使安徽成为全国最和谐稳定的省份之一。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实现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

  科学发展光辉前景催人奋进,美好安徽宏伟蓝图激荡人心。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不断把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忧患意识,坚定信念不动摇,牢记使命不懈怠,创科学发展之先,争社会和谐之优,不断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抓住和用好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聚精会神搞建设,奋发有为促崛起,在兴皖富民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潮涌江淮万象新,乘风破浪正当时。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开拓进取,共同谱写美好安徽壮丽新篇章!

(安徽日报社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