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新华时评:坚持正确道路 坚定核心力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新华时评:坚持正确道路 坚定核心力量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10/11 8:21:3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李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坚定有力的话语,深刻揭示了中国人民从百年奋斗、求索中得出的历史结论,指明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

    历史昭示未来。回首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历程,人们无不为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而感叹,无不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尽艰辛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自豪。

    100年来,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从民主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作为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奋力前行,把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国力强盛、举世瞩目的新中国。辛亥革命先行者们追求的民主共和、民富国强愿景,已经或正在变成美好现实。

    100年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英雄的中国人民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面貌与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现代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继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举伟大旗帜,必须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百年来中国发展进步的艰辛曲折历程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核心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发展中国、繁荣中国。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无论还有多少艰难险阻,用科学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都将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一往无前开拓奋进,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新的辉煌。

    高举伟大旗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百年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奋斗史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能够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的生动局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高举伟大旗帜,必须继续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要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高举伟大旗帜,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办事情、做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实现和发展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们的伟大抱负;面向未来,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必将更加光辉灿烂!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