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们走出课堂,来到博物馆寻找写作素材

“铜镜为什么是圆的?”“双猴玉佩、马猴玉佩隐含什么寓意?”“见过三只脚的蛤蟆吗?”9月28日下午,淮南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小观众,他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始了“文物观赏之旅”。据了解,这群孩子是来自淮师附小的学生,这次到博物馆参观是来寻找作文写作素材的。
“今天下午是作文课,老师就带领我们来博物馆参观。”来自四(4)班的郑子杰说,“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博物馆参观,这次亲眼看到了好多珍贵的文物,以前这些只在书上看到。”“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才能更好地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淮师附小四(2)班班主任胡静老师介绍,他们这次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古代文物,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以此为素材来学习写作文,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为迎接小学生们的到来,淮南市博物馆也做了多项准备。“针对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我们安排讲解员进行较为简单形象地讲解,并制作了宣传小册子供孩子们阅读。”据淮南市博物馆的负责同志介绍,博物馆经常与小学、中学还有大学联系,有时还直接到郊区去接一些学校的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学生们学习的“第二课堂”。
图:讲解员在为小学生们生动讲解关于寿州窑的历史知识。
(记者 李舒韵 见习记者 张明星 实习生 杨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