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怎么竟会有“街头犯罪”这样的罪名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怎么竟会有“街头犯罪”这样的罪名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8/18 9:30:2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甄言

  进入八月,英国伦敦等多个城市发生社会动乱。英国政府出动上万警察镇压,逮捕超过2000名“罪犯”。英国首相卡梅伦声言“对街头犯罪零容忍”。并委任美国打击“街头犯罪”的专家比尔·布拉顿为英国警方顾问,以应对城市街头党文化和大范围骚乱。

  看到这样的新闻,令人大感不解。“街头犯罪”是什么罪名?街头党文化是什么文化?好像这只出现在西方国家的犯罪定义中,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现同样状况,似乎西方政府和媒体并不会用这类罪名。而是冠以“民主运动”、“反抗暴政”等。决不会与犯罪扯上关系。而是穿上“ 民主”、“人权”的外衣,成为西方国家政府和媒体施压别国的口实。

  这就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是非判断。凡是出现在发达西方国家的社会动乱或事件,就是极端主义,暴力行为。而同样事件发生在非西方国家,特别是中国,就得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就是违反人权,就是镇压“和平示威”。在中国发生的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不折不扣的暴力犯罪,造成了无辜平民的严重死伤和财产损失。而西方国家和媒体却异常坚定地站在暴徒一边,指责中国政府不应维护社会秩序。还以人权卫士的嘴脸指手画脚地说教。难道卡梅伦的“零容忍”只适用于英国,而不是“普适”的?

  最违反常理并不合逻辑的是,凡英国、美国、挪威等西方国家发生恶性社会事件,都被局限为偶发、非政治因素,或视为个案。即使英国多个城市动乱,也不能被称为政治动乱。且别国哪怕几个人的事件也会被上纲上线为政治制度问题。且不仅西方媒体和政府如此反复申明,加以引导,国内一些媒体也鹦鹉学舌,帮腔开脱,全然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和媒体的传声筒,失去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和是非标准。难道忘了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伦敦、巴黎时西方政府和媒体的丑陋表现吗?难道忘了挪威诺贝尔和平奖的闹剧吗?中国媒体的立场应该是坚定、明确、一贯的。这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反映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

  是非自有公论。世界上的事情是繁杂的,国情和文化各有不同,但判断是非总要标准一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认为是犯罪,而硬要包装成“正义”去打压别人,事到临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为什么这个时候不讲“普适”了?对别人一套,对自己则是另一套。看起来“普适”不过是骗人的口号,皇帝的外衣。西方国家控制世界的资源和舆论,坐了几百年的顺风车,现在遇到困境,迭出洋相。美国自诩最好的政治制度成了美国渡过危机的最大障碍,尽显弊端。欧洲深陷债务泥潭,社会治理失效。如不改革难有出路。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走得正确不正确,要由历史和事实判断。今天的中国人有自信走好自己的路。面对时势起伏,我们更加坚定。                  J012

(来源:北京晚报)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