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各级党委换届工作要谨防监督“虚晃一枪”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各级党委换届工作要谨防监督“虚晃一枪”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3/23 15:19:3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眼下,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正自下而上进行集中换届,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和政协换届工作也将陆续展开。为方便干部群众监督换届工作,畅通举报、投诉、反映渠道,各地纷纷推出公开透明之举。山西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开全国之先河,联合公布了260名各市、县(市、区)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确保换届选举在阳光下运行。

  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尝试中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就在这些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手机号码和邮箱公布的当天,有记者随机拨打名单中33人的手机,发现3人关机、16人接通后无应答、4人在通话,接通率很低;有纪委书记称当天收到了“新邮件50封”,“电话明显多了”,但“询问咨询的多一些”;还有的表示“反映的问题方方面面,也有人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当然,也有一些“接通后对方不说话”的,甚至打“骚扰电话”的,让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们感到“挺影响工作”。

  这些反映,折射了公众在当下政治生活中的复杂心态:媒体的快速跟进“验证”,公众的咨询试探心理,找到渠道后的一吐为快、沉默无语中的审慎观望,甚至在各种“骚扰”中传递出的某种“不满”。换个角度看,这些心态与情绪不无道理,因为它们来自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关注与期待,正确待之,可以成为各级党委和各级组织、纪检部门继续完善、细化工作机制的“市场讯息”。

  把换届全过程置于组织、干部、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通过千万双眼睛的“紧盯”,提高选人用人满意度,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中央的决心,更是一次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让反腐更有成效、让民主再获推进的实践机会。这个“机会”事关一个地方的发展全局,事关“十二五”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否有保证,事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如何让各地的公开举措更细更实更具操作性,让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更高,非常需要分析上述“市场讯息”。

  实际上,这些讯息反映的情况值得思考:较低的接通率,表明“公开”的实效还有限,被公开者担负的责任不直接。同时也说明:如果没有“对下级负责”的约束机制,履行职责就会缺少一些紧迫感;如果没有类似操作手册的“每一项任务有具体机构承担、每一项工作有具体人负责”,考核问责再严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淋不湿几个人。

  一项举措若缺乏对细节的规范,再好的初衷、再好的形式也可能会在实际工作中被虚置。强化对制度环节的精细化设计,才是对群众期待的有效回应,对群众参与的极大鼓励,对群众监督的真正重视。据最新报道,就如何平衡其他公务和换届选举的工作,如何解决热线中反映的问题等事项,山西省委组织部正在酝酿进一步完善措施。应该说,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务实的探索。

  让群众广泛参与监督,需要的不仅是创新姿态,更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不仅要拓宽渠道,更要让渠道通起来、发挥好作用。期待各地在换届工作中有更多创新务实的实践,让选人用人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让组织部门的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人民日报 董宏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