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千方百计 争分夺秒--中国海陆空撤离我在利比亚人员扫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千方百计 争分夺秒--中国海陆空撤离我在利比亚人员扫描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2/25 8:25: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新华社记者)2月24日,从凌晨到午夜,一次空前规模的海陆空行动横贯万里,渐次展开。

    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一次非常复杂的协同行动--大幕渐启。

    北京,许多部门灯火通明,多个部委参与撤离工作人员彻夜不眠;的黎波里、班加西、亚历山大港……一个个万里之外的地方牵动着无数颗中国人的心。

    千方百计、争分夺秒,中国政府的表态体现出刻不容缓的紧迫,也表达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上下一心齐动员

    2月16日以来,利比亚出现动荡,各地出现了一些打砸抢烧事件,一些中资公司的项目营地遭到暴徒袭击,一些人员受伤。近几天,利比亚局势依然紧张,撤离工作日益紧迫,但通讯不畅、驻地分散、安全保障等因素给撤离工作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中国同胞能否从利比亚安全顺利撤离,牵挂着政府和人民的心。国务院于23日成立的应急指挥部和同时启动的中国在利比亚人员撤离及有关安全保障工作应急机制高速运转,各有关方面全力以赴开展工作。

    外交部、商务部、国资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民航局等国内相关部门和中国相关驻外使领馆以及中资企业,密切配合,投入到撤离行动中。

    ——连续几个夜晚,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奔波忙碌,彻夜不眠。

    ——商务部组织大量生活物资和医疗救援物资。包括饼干、方便面、午餐肉等物资随包机起飞。其他物资也已备齐,正待命起运。

    ——交通运输部成立人员撤离、船舶安全保障两个工作组,全力协助中方在利比亚人员撤离及有关安全保障工作。

    ——中国民航局启动应急程序,选派业务骨干,调派飞机执行任务。并已做好运力备份,随时待命,一旦有更多的任务需要,国航包机可迅速出动。

    ——中资企业积极开展自救互救。中远集团、中海集团等企业积极参与协助撤离中方人员。中国建筑、中国水电、中国铁建、中交集团等中央企业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克服重重困难,有序进行撤离行动。他们相信远在异乡的同事一定能回到祖国怀抱。

    ……

    此时此刻,所有部门都发出同一个声音: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做好在利比亚人员的撤离工作,全力保护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全面协同大撤离

    从北京到中东的空中通道已全面打开。

    北京时间24日凌晨2时28分,第二架中国政府民航包机起飞。

    10时,43名中国公民乘航班抵达北京。

    13时50分,23日出发的首架包机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机场起飞。

    14时,40名中国公民乘航班抵达上海。

    ……

    跨越地中海成为撤离的重要通道。

    24日上午7时,4000余人乘坐中国驻希腊使馆租用的两艘大型邮轮离开利比亚,已抵达希腊克里特岛。为了保证撤离工作安全有序进行,中国驻希腊大使馆随船工作组和当地中资机构负责人一起,将登船人员编成小组。所有人员从登船到下船、入住酒店及最后离境,会一直以小组为单位移动和安置。为接待好抵达克里特岛的中国公民,中国使馆和希腊政府及旅游部门协商合作,已经准备好10家酒店的6500个床位,并租用了55辆大客车用于运送撤出人员。

    截至24日中午,交通运输部调派的中远集团两艘货轮和中海集团三艘货轮已抵达利比亚班加西港外锚泊待命,中方租用的第三艘希腊渡船抵达班加西港载客。

    从陆路撤到埃及是撤离利比亚的另一条重要通道。

    当地时间24日凌晨,第二批从利比亚撤离的中国公民已经从萨卢姆口岸进入埃及境内,并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协助下连夜前往埃及首都开罗。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新闻发言人陆竞春介绍说,这批中国公民有372人,均为在利比亚开展业务的中资企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

    据最新消息,已有4600多人通过海、陆、空撤离利比亚,在中国相关驻外使领馆协助下回国或转移至较安全的第三国。

    外媒对中国的撤离行动印象深刻。美联社报道称这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撤离行动之一。法新社认为,中国为撤离中国公民,“启动大规模的海陆空行动,动作迅速”。

祖国关怀暖人心

    回家,中国人可以踏破万里征程,但“回家”两个字永远珍藏在心底深处。

    24日11时,43名刚刚抵达北京的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中技集团)员工首先看到的是公司欢迎他们的横幅“欢迎利比亚员工回家”。

    回家了。拄着拐杖的戴惠东才一跨出机舱就哭了,刚刚过去的6天不堪回首。

    19日,利比亚图卜鲁格市陷入无政府状态。中技集团正在这里营建利比亚图卜鲁格市大学项目,中技集团的工地和生活区都遭到歹徒持枪抢劫。“那边的情况很危急。有人会闯进家里,拿着刀和枪抵住我们要抢东西。”戴惠东的工友回忆说。

    21日晚,外交部通知中技集团迅速组织员工撤离。

    “从2月21日接到通知从利比亚撤出,到24日返回祖国,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离不开祖国的支持。”63岁的陈宝华说。

    “离开利比亚的时候,我们确实很担心,但当我们在埃利边境见到中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后,心里就有着落了。中国驻埃及使馆帮我们办理了相关过境手续,并联系了两辆大巴送我们前往亚历山大国际机场登机回国。”翻译杨庭宏说。

    23日,到达亚历山大国际机场的中技员工们心里已经很踏实,在他们心中充满了浓浓的感谢。

    “中国驻利比亚和埃及使馆不分昼夜,24小时为我们服务,时刻与我们保持联系,他们的关怀使我们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持。”陈宝华说,“危难之时,国是我家,这是我们这几天来最深切的感受。”

    利用在亚历山大机场的上网机会,许多员工把QQ的签名档改为了“感谢政府”、“感谢党”。

    “回家的感觉太好了,昨天在埃及和家人都通了电话,报了平安。”抵达上海后,董淑宝说。

    身在异国他乡,危难突然来临。海外儿女深深体会到祖国才是坚强后盾。

    撤离行动还在继续。25日凌晨,将有更多的中国公民乘坐中国政府民航包机从利比亚返回……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