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集实验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述
“我得了脑梗塞,在毛集镇中心卫生院住院,不但药价比以前便宜了将近一半,而且服务也很贴心。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就是好,俺老百姓没话说!”
2010年12月27日,当记者走进毛集镇中心卫生院时,脑梗塞患者梁海友激动地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这里门诊室、治疗室、输液观察室、药房等科室人头攒动,秩序井然,看病的患者较以前明显增多。
自从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号角吹响之后,毛集,再一次勇立改革潮头。为了快速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该区在实施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中下大气力走出“三大雷区”,即妥善解决好人员分流、绩效考核、药品配送等问题,构筑“三大高地”,即倾力建设好公正性用人、公平性分配、公益性管理等体制,让基层医疗走向蓬勃发展的春天。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因事设岗、全员聘用的用人机制,妥善安置分流人员,保持社会稳定,这是决定毛集实验区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该区为了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服务能力,认真选聘3所镇卫生院院长和副院长。该区在研究制定分流安置政策时,充分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制定优惠政策,做到积极稳妥;在执行政策时,精细操作,逐人落实,确保社会稳定。截至2010年12月底,该区分流安置人员45人。
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这是有效调动毛集实验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避免重回“大锅饭”体制的重要动力。绩效工资只有拉开差距才有激励作用,该区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以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考核机制,从制度上保障绩效考核不走样、不变调,让考核结果真正与职工收入挂钩。
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取消“以药补医”,实行零差率销售,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这是检验毛集实验区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的核心目标。该区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药价虚高问题,2010年8月底前,卫生局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库存药品的清理。该区卫生局局长黄冠芹告诉记者,该区自2010年9月1日起全面实施零差率销售,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张榜公布零差率前后的药品价格。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全部由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
让基层医疗机构彻底回归公益性的同时,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成为毛集实验区基层医改的亮点。将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使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该区百姓就医的首选。目前,全区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