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一缕春风贴满门窗,剪一缕春晖蝴蝶恋花香,剪一朵桃花做成衣裳,剪一张笑脸心情舒畅。12月24日,气温骤降,可九龙岗镇新建社区居委会会议室内却“春风”荡漾。四十余位农家妇女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张长桌旁很是忙碌,她们个个手持一把小剪刀,冰冷的剪刀在她们手里如同沾上了灵性般,有了“神奇”的生命,争奇斗艳的团花、活灵活现的兔子……令人眼花缭乱。这是淮南市剪纸协会应大通文体局的邀请,在这里对镇里的闲暇妇女进行剪纸培训。
“她们很用心的在剪,在刻,等她们手法再熟练些,就准备把协会接到的订单交给她们中剪的好的去做,快到春节了,订单很多,干得好的每月是可以有2、3千元收入的。”市剪纸协会会长张传锦对这些“学生”颇有信心。
平常在家闲着没事干,多亏政府里给俺们请来了老师,现在学会了剪纸,生活丰富了,还可以增加收入,真好!参加培训的红旗社区周庆玲剪得仔细,笑得开心。
求乐、求美,又求知、求富,大通区在实施的文化民生工程中积极贯彻“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文化惠民新思路,切实增强文化的造血功能,努力让广大群众从文化建设中得到实惠。
“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富民,政府要从政策层面上推动文化生产链的建立。”——大通区探索“文化惠民”的好途径、好载体,积极搭建平台。
“民间艺术,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藏,只要利用好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材料易得、适应面广,不仅可以为千家万户带来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还能使她们走上致富路。”——张传锦思索怎样更有效地将传统文化“种”进大家心里,倾心传授,带领致富。
于是乎,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剪刻出普存于老百姓心中的民心民意——用实事帮民致富,用文化凝聚民心。
图一:教得仔细,学得认真。
图二:练好手艺,致富有路。
(文/记者 张静 图/通讯员 宗承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