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图片新闻 > 剪一缕“春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剪一缕“春风”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12/28 0:33:5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剪一缕春风贴满门窗,剪一缕春晖蝴蝶恋花香,剪一朵桃花做成衣裳,剪一张笑脸心情舒畅。12月24日,气温骤降,可九龙岗镇新建社区居委会会议室内却“春风”荡漾。四十余位农家妇女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张长桌旁很是忙碌,她们个个手持一把小剪刀,冰冷的剪刀在她们手里如同沾上了灵性般,有了“神奇”的生命,争奇斗艳的团花、活灵活现的兔子……令人眼花缭乱。这是淮南市剪纸协会应大通文体局的邀请,在这里对镇里的闲暇妇女进行剪纸培训。

     “她们很用心的在剪,在刻,等她们手法再熟练些,就准备把协会接到的订单交给她们中剪的好的去做,快到春节了,订单很多,干得好的每月是可以有2、3千元收入的。”市剪纸协会会长张传锦对这些“学生”颇有信心。

      平常在家闲着没事干,多亏政府里给俺们请来了老师,现在学会了剪纸,生活丰富了,还可以增加收入,真好!参加培训的红旗社区周庆玲剪得仔细,笑得开心。

      求乐、求美,又求知、求富,大通区在实施的文化民生工程中积极贯彻“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文化惠民新思路,切实增强文化的造血功能,努力让广大群众从文化建设中得到实惠。

     “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富民,政府要从政策层面上推动文化生产链的建立。”——大通区探索“文化惠民”的好途径、好载体,积极搭建平台。

     “民间艺术,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藏,只要利用好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材料易得、适应面广,不仅可以为千家万户带来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还能使她们走上致富路。”——张传锦思索怎样更有效地将传统文化“种”进大家心里,倾心传授,带领致富。

      于是乎,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剪刻出普存于老百姓心中的民心民意——用实事帮民致富,用文化凝聚民心。

      图一:教得仔细,学得认真。
      图二:练好手艺,致富有路。

文/记者 张静 图/通讯员 宗承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