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五所省级一类幼儿园摆脱“保姆式、小学化”教育模式,把精力放在幼儿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和行为习惯养成上——让玩乐回归幼儿

“一个多月了,我家孩子上幼儿园不用学拼音、学写字、不用背记作业,每天都是老师带孩子们做游戏”,孩子送到幼儿园,“学习”越来越少?“玩乐”越来越多?市直机关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家长们纷纷议论。
据了解,这是淮南市幼儿园规范教学行为的结果。孩子爱玩是天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如今,淮南市五所省级一类幼儿园摆脱“保姆式、小学化”教育模式,幼儿园主要把精力放在幼儿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和行为习惯养成上,让幼儿“以玩为主,在玩中学”。
根据全省规范办学行为文件和会议要求,淮南市教育局对全市幼儿园规范办学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通过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淮南市五所省级一类幼儿园均能够带头执行省厅有关规定,停止使用幼儿教材,停办各种特色班、兴趣班,禁止教师给幼儿布置书写、背记类作业。市直机关幼儿园与原特色班的合约方终止了合约,不惜支付违约金,也坚决停止开办特色兴趣班;田区第三幼儿园、淮化集团幼儿园在停止使用幼儿教材之后,积极做好游戏、活动教学的组织安排,在教师中开展游戏设计、教学设计比赛,同时全天开放幼儿活动室,以充分的游戏、活动、操作等教学形式组织教学;田区第五幼儿园、市直机关幼儿园还借助家长学校向家长做好停止使用幼儿教材、停办特色班的宣传工作,争取了家长的认可与协作;淮南市田区民办钟山幼儿园积极响应省厅规定,停止使用幼儿教材、停办特色班,在规范办学行为中为全市民办幼儿园树立了榜样。
10月22日,记者分别来到市直机关幼儿园、田家庵区第二幼儿园,进入园区记者没有听到读书声、没有听到数数声,唯一感受到的,游戏才是孩子们的基本活动。记者发现,一个易拉罐、一个饮料瓶、一块布、一张纸等等,教师们利用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做了许多学具和教具。各班级区角还投放了成品材料和半成品材料,老师所做的物品构思巧妙,经济实用,幼儿教学“以玩为主”。
在田家庵区第二幼儿园,水静、赵庆荣等多位老师花心思制作的模具构思巧妙,孩子能真正地玩起来,一些益智类的走迷宫、数字、点卡对应的练习、涂色练习和桌面操作材料等也非常实用;数字模具非常适合中班孩子练习写数字用,还有小推车,铁环也都是孩子们喜欢玩的东西,飞碟、毽子等设计非常巧妙,安全、美观、实用。
据淮南市教育局教育专家表示,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列入学前班,这其实是‘提前学’,这对孩子的学习并不好。到了一年级以后,孩子就会缺乏新鲜感,重复学习也是一种浪费。“由于家长和幼儿园对孩子的‘双重压力’,孩子在大量课程面前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也就造成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甚至对将来的学业产生影响。幼儿园应该多组织孩子做一些与其年龄特点相符的游戏,还孩子自由的空间,让玩乐回归幼儿,这样更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
图为市直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指导下做舞蹈游戏
(记者 罗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