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业集团瓦斯发电初具规模
8年前,瓦斯事故曾经是危害淮南煤矿的“头号杀手”。1980年到2002年间,淮南矿区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17次,死亡392人,1997年两周内发生两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33人。近年来,为强化安全生产,淮南矿业集团在矿区进行大规模的安全整治,探索并初步形成了适合淮南矿区特点的瓦斯综合治理新路子。在着手全力治理瓦斯的同时,启动了瓦斯利用项目,昔日煤矿生产企业的“头号杀手”,现如今已成为造福淮南矿工的清洁能源。
据专家介绍,煤层气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为CH4(甲烷),是与煤共生伴生,赋存于煤层中的气体,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与常规天然气基本相同,并可与常规天然气混输、混用。煤层气作为燃料使用,其发热量是煤气的4倍以上,且燃烧充分,排放清洁(仅生成二氧化碳与水)。但如被排放到空气中,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
采访中,瓦斯利用分公司新庄孜民用供气与发电管理中心主任周德龙告诉记者,7月29日晚,新庄孜低浓瓦斯发电站一期工程的4台500KW机组已正式并网发电,另外4台500KW机组也已具备并网条件。目前,淮南矿业集团已建成瓦斯发电站9座,总装机规模达到25920千瓦。现在,矿区瓦斯电站日均发电量稳定在30万度以上,若全部供给一座500万吨矿井,可满足该座矿井四分之三的日用电需要,特别是在迎峰度夏期间能较好地缓解矿井用电紧张状况。
近年来,淮南矿区瓦斯抽采量逐年递增,仅2009年全公司瓦斯抽采量就达3.23亿立方米,今年瓦斯抽采量的目标为3.5亿立方米。瓦斯利用分公司经理张增平介绍说,从目前来看,浓度在10%以下的瓦斯还无法使用,浓度在12%至30%的瓦斯,称之为低浓瓦斯,主要用于瓦斯发电。30%以上浓度的瓦斯主要供民用,部分用于高浓机组发电。
2005年,淮南矿业集团瓦斯利用分公司就启动了瓦斯发电工程建设,潘一南风井、谢桥、张集、谢一等瓦斯发电站相继建成投产。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12月25日正式投产的谢一低浓度瓦斯发电站,是世界上第一座低浓瓦斯发电站。2009年淮南矿区瓦斯发电6815.9万度,发电利用的瓦斯达到3742万立方米,年减少碳排放48.6万吨,今年1至6月份瓦斯发电量更高达5900万度。
今年年初,国家安监局颁布了《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备技术规范》等10项低浓度瓦斯输送和利用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这些行业标准的出台为低浓瓦斯发电站的建设提供了操作规范。这一行业标准的出台,该集团立即要求瓦斯利用分公司,马上行动起来,建设符合行业标准的低浓瓦斯发电站。
今年3月,新庄孜和顾桥两座低浓瓦斯发电站获立项核准。4月18日,新庄孜站正式开工建设。两座电站一期工程各投资2400万,分别建成8台500KW的低浓瓦斯发电机组。据了解,电站采用了国内技术一流的发电机组,并采用低浓度瓦斯细水雾输送技术,电站建成后也将是国内第一个整体设计的符合行业标准的低浓瓦斯发电系统。明年,该集团还将陆续建成谢桥、张集、潘一、潘三等低浓瓦斯发电站,今后也将适时启动其他高浓瓦斯发电站的建设,总体目标是:装机总规模达到4万KW。届时,每年的瓦斯利用量将更大,瓦斯发电的规模效益也将进一步显现。
淮南矿区实施的瓦斯综合利用项目,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利用矿井瓦斯抽采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缓解了矿井瓦斯灾害,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而且在减少瓦斯排放造成的污染、资源利用、保护环境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记者 鲁 松 实习生 孙 杨 吴亚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