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为了菁菁校园中那片平安天空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为了菁菁校园中那片平安天空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8/5 23:55:4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随着“校安工程”的稳步推进,八公山区很多中小学生将在9月1日走进崭新而坚固的教学楼。这里凝聚着广大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也凝聚着党委政府对孩子们的关爱和责任——为了菁菁校园中那片平安天空

      一幢幢教学楼身披“袈裟”,被铲去了“外衣”的教学楼墙体,被一张张钢筋网紧紧依附,等待着混凝土浆将其和墙体牢牢固定。校舍里不时传出电机的轰鸣声,工人们正在烈日下进行加固施工……今年一放暑假,八公山区8所中小学校就掀起了“校安工程”大会战,在钢筋混凝土的搅拌声中,迸发出所有会战者共同的心愿:“让学校成为学生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校安工程”融汇着党委、政府对中小学师生的巨大关爱。八公山区“校安工程”全面启动后,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紧、技术难点多等诸多困难。面对困难,八公山人没有退却,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抓紧一切时间、用尽一切力量、投入一切精力,全力以赴投入校安工程,让学校建成学生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攻坚之战中凝聚爱民之心

      这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责任之战、荣誉之战。这场战役就是为期两个月左右的校舍安全工程。

      从2009年9月开始,八公山区就对辖区内27所区属学校,2所民办学校校舍进行了安全排查、鉴定,确定了总改造建筑面积为94177平方米。为了更好的完成2010年校安工程加固改造目标任务,区校安办认真分析现状,针对各校实际情况,对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目标任务进行了合理规划,除了区一中,区二小等城区学校外,闪冲小学,张楼小学,山王小学等农村中小学也在此次改建范围之内。

      认识的高低决定着工作力度的大小!八公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校安工程”,他们倒排工期抓时间,把时间算到每个小时;他们挤出资金抓材料,为有效完成工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们攻坚克难抓技术,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使“校安工程”质量得到切实保证,各项工作得到整体推进;他们播洒汗水和心血,只为让孩子们能够按时走进安全的学校,住进安全的校舍。

      一砖一瓦间彰显百年大计

     “孩子的事,不能耽搁。”这是八公山区上下在“校安工程”上形成的共识:全力打造校舍安全工程,为广大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走进八公山区第二小学,在校舍加固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用钢筋扎网,用于校舍墙体的连接。近7000平米的改造面积,墙体加厚7厘米,每堵墙一共加厚14厘米,可以达到8级抗震的要求。同时,教学楼墙体增加了钢筋网片与混凝土及聚合物砂浆的连接加固,可以达到地震不坍塌的效果。

      为确保工程质量,校方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同时,校方、监理和施工方三方对工程进行现场验收,对混泥土进行公开送检。在一次混凝土配比送检的过程中,发现配比中粗沙被换成了细沙,虽然也符合配比要求,但是校方依然要求施工方连夜购进粗沙,以确保工程质量。

      在八区一中,“校舍施工期间,禁止学生入内”的牌匾豁然醒目。所有校方领导在暑假期间放弃休息,每天安排两名值班领导配合施工方协调各项工作。除了进行实验楼、办公楼的加固、改造外,学校新建校舍的设计抗震达到7度丙类,按照计划应在6月底前完工。但随着校安工程的推进,对校舍抗震度的要求有了新的要求,校方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对新建校舍也进行再次加固,以保证1400名学生和广大教职工的生命安全。

      齐心合力中打造教育民生

     “校安工程”是一项学校关注、学生期待、家长关心的民生工程,“生命是第一位”的安全责任始终挂在八公山区党委政府的心头。

     “八公山区是第一个面向全省统一招标施工单位的县区。”区财政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全区共计划投资1100多万,对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得校安工程实行统一标准进行投入,“我们要让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保证这项民生工程的顺利进行。”

      时间紧、任务重的“校安工程”,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为保质保量的完成加固任务,校安办不定期进行各施工学校的巡查,每周二下午,由校安办主持,学校、监理、施工三方碰头,调度工程进展,形成工作日志,及时处理现场发现的一些情况,做到材料、进度、质量把关,以确保工程进展,让广大学生在9月1日前可以走进崭新的校舍。

     八公山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这次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可以说是八公山区教育史上的一次难得的机遇。1995年实现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让当时建设的中小学校自豪的称为“最漂亮的建筑”。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的建设就显得相对滞后。而这次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仅是对校舍的加强加固,同时也带动了学校的重新改造,除了校舍抗震度的提高,教室的门窗也进行了全部更换,以往存在的电线也均由明线改成了暗线,消除了安全隐患。一个个更加安全,更加美观,更加放心的“家”将在暑期结束后,迎来孩子们更加灿烂的笑容。

记者 柏 松 本报通讯员 孔德强 实习生 赵 锐)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