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并存 信心与决心同在
为应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市委、市政府在去年果断地启动了城市大建设,全年实施项目220个,完成投资150亿元,是前五年的总和。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大建设的关键之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今年全市上下要确保城市大建设力度不减、势头不降,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
上半年,全市完成大建设投资89.5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4.75%,比上年同期增长77.9%。其中山南新区完成投入27.54亿元;市政基础设施类完成投入7.56亿元;交通类完成投入8.32亿元;市城投公司完成投入5.68亿元;市沉陷办完成投入3.02亿元;全市住房建设投资完成投入26.35亿元;县区完成投入11.03亿元。
今年大建设投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山南新区投资增长。上半年,山南新区完成投资27.54亿元,成为我市开始大建设以来第一个超过住房建设投资的项目。投资总额占全市大建设投资的30.77%,比去年同期增长19.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0%,改变了一直以来住房建设投资在我市大建设投资中一枝独秀的局面。随着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国投新集、淮南二中、武警支队、志高动漫产业园、政务中心、人民公园及地下人防、科技馆、路网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开工,山南新区的建设将会驶入快车道,成为我市大建设的主要战场。
上半年县区完成大建设投资11.03亿元,占全市大建设投资的12.3%,比去年增长近4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仅次于山南新区和住房建设投资。一直以来县区投资是我市大建设投资的弱项,而今年县区投资的大幅增加使全市大建设更加平衡,并成为投资增长的又一推动力。同时县区投资的增长大大优化了各县区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的城市形象。
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上半年虽然只完成投资89.5亿元,但从分月的数据看4月、5月和6月合计完成投资69.3亿元,平均每月完成23.1亿元,按照这个速度完成全年任务大有希望;下半年我市将新开工建设项目近50个,其中山南包括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淮南大剧院等15个,老城区包括孔李淮河大桥、东西部二通道、高速、高铁及站前路网、淮河公园等30多个,如果再加上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舜耕山风景区等项目投入,会使投资进度进一步提升;同时,我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虽然与去年持平,但总投资额与以前年度相比,处在高位运行。尤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豆腐文化节和省十二运会的临近而相继完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和市场投入的效应将会在下半年逐渐释放出来。
(记者 张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