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抓好招商引资 关键在于落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抓好招商引资 关键在于落实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7/26 0:08:0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招商引资工作事关淮南的繁荣兴盛,事关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两型城市”的重要推动力。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取得了新成效。上半年全市利用外资4031万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504万美元,对外借款1527万美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11.61亿元,同比增长43.7%,完成全年任务的51.9%,实现了年度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的目标。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距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距“两型城市”建设的需要还有相当的差距和不足。因此,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正视差距,找准问题,抓紧抓实,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两型城市”的生命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作为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主战场,持续不断地抓,持之以恒地干,不断开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

      抓紧抓实招商引资工作首先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招商引资工作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工作不是简单的经济工作,这是一个地区全方位的、脱胎换骨的思想洗礼,更是改革开放的洗礼。在生产要素以横向流动为主的今天,区域竞争实质上已经演变为开发开放、招商引资的竞争。当前,淮南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要趁势而上、加速崛起,就必须加快招商,做大总量,壮大实力。所以,我们要明确意义,开阔视野,既要充分肯定招商引资工作的成绩,更要反思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定信心,克难奋进,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创新招商引资方法,争取在总量上、质量上、思想上、服务上实现新的提升。

      抓紧抓实招商引资工作还必须积极营造氛围,着力优化招商引资的大环境。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对内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产生影响力和吸引力;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对于卓有成效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增强亲商意识和服务意识,全过程、全领域、全天候地为招商引资工作开亮绿灯,通畅渠道。必须要改善法制环境,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要努力营造信用环境,加强信用淮南建设,做到诚信招商,诚信待商,诚信留商,不断提高淮南的公信力。要积极优化人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抓紧抓实招商引资工作还应责任到位。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空转。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关键是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责任到位,狠抓落实。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作为一把手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考察研究,采取得力措施,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建立“不抓招商引资就是不抓经济、抓不成招商引资就是工作不力”的干部评价标准,建立招商引资工作通报和统计制度,做到月月有检查,季季有考核,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落到实处。在推进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还要更加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互相支持,互为一体,形成全社会关心招商、支持招商、服务招商、参与招商的强大合力,努力构筑政府带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推动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

      喜闻夏雨润枝,更待金风送爽。愿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丰硕的成果,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为创造五彩淮南的美好未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评论员)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