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时处理高浓度废水40吨以上对改善淮河水质起到积极作用
淮化集团甲胺有机废水生化处理装置近日成功投入运行,装置运行状态稳定。通过采用新工艺,这套装置将进一步消减淮化废水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减少废水排放,环境效益明显。
针对煤化工生产装置多、相对分散,内部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物种类较多,难于集中处理的问题,淮化不断优化组织、优化流程,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清洁生产。同时,通过立足自身加强精细化管理,引进先进工艺和设备,实现以新带老或采取淘汰落后工艺、装置的方法,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甲胺有机废水生化处理工程是淮河流域污水综合处理项目之一,同时也被淮南市列入COD减排重点工程之列。为保证项目施工,淮化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方案和试车方案,严格抓好现场施工管理,克服了种种困难,抓进度、抓质量、保安全,确保各项施工任务按计划有序推进。该工程施工周期9个月,6月中旬土建和管道安装告一段落。6月下旬,甲胺废水正式引入生化系统,开始细菌训化,每小时可处理含有氨氮的高浓度废水40吨以上,实现甲胺装置正常工作状态下,全部废液的收回处理。
目前,淮化正着手将其他有机废水陆续引进生化处理装置,从而降低公司污水总排量和污染物浓度,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淮河水体水质起到积极作用。
(胡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