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善谋民生之策 办实民生之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善谋民生之策 办实民生之事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7/21 0:45: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善谋民生之策 办实民生之事
——大通区着力推进民生工程纪实

      “就业创业有援助,孩子上学不发愁,文体活动有场所,弱势群体保障多。”一桩桩、一件件涉及民生的就医、就学、城建、养老、饮水等惠民项目化为滋润的甘露,惠民的阳光。今年以来,大通区在财政实力逐年增强的情况下,始终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政府心里时刻装着百姓,把工作的着力点聚焦在为民谋利益上,加速了该区民生实事推进的步伐,一朵朵惠民工程的花蕾竞相绽放。
      推进民生工程,资金保障是关键。该区坚持“小财政、大民生”的理念,在可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集中财力,分清轻重缓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制定民生规划,创新项目筹资理念,采取调整预算、压缩开支、激活社会参与、推进资金整合、创新资本运作等举措,将新增财力的主要部分用于改善民生,集中解决民生问题。今年,该区共安排了民生工程项目35项,总投资5887.02万元,其中区配套资金569.67万元。截至6月份该区已拨付资金2577.91万元,占资金总额的43.79%,其中区配套资金325.28万元,占应配套资金的57.1%。其中白内障复明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市级农村清洁工程等3项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情牵民生,着力解决“生活难”。狠抓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加大五保供养力度、实施整村推进和农民安居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难问题。按照“有进有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和分类施保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农村低保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下的提标扩面,上半年,全区保障对象为1734户4337人,季保障资金65.55万元;1006名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户”二季度供养资金已打卡发放。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9.65万元,人均救助标准达3330.5元;发放小额零星救助200人次10万元;为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支付参合资金16.5万元。城乡医疗救助当年资金使用率达29.2%。
      心系民生,努力解决“上学难、看病贵”。近年来,大通区委、区政府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工作放到了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安排部署,在人才、物力、财力上作最大限度倾斜。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这个区坚持其他事不办、缓办,也要千方百计挤出资金发展教育。继续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面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费用,按标准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春季发放贫困寄宿生补助25.73万元。保质保量完成校舍安全工程,目前25所学校3.52万平方米加固工程已全面开工,大二小0.4万平方米重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建立和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大通区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去年以来,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面提标,参合农民10.13万人,参合率达98.88%,比去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最高住院补偿达5万元;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50例,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在建村卫生室39个,完成2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装修改造工程,在建4个。
      行为民生,倾力解决群众所想所盼。这个区加大小街小巷整治力度,3条小街小巷整治工程已完工1条,在建2条。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孔店第三敬老院已完成道路、水电等辅助设施建设,计划10月份完工。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孔店乡、洛河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已进入尾声。12个村均已修建垃圾池。
      一点一滴皆是爱,一枝一叶总关情。大通区竭尽全力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指数”,赢得了社会和谐,还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通讯员 宗承灏)

(责编: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