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倍增计划助展腾飞之翼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倍增计划助展腾飞之翼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7/19 23:52:5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10年已然过半,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传来喜讯:上半年,开发区实现财政总收入908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亿元,引进内资10亿元,外资1200万美元,增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倍增计划助展腾飞之翼

      2010年初,当市委、市政府把“倍增计划”这个命题摆在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前时,开发区管委会果断排除畏难的情绪,消除质疑的声音,外出考察,冷静思考,在开发区干部群众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倍增计划是实现开发区一改发展缓慢态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有力抓手,是开发区展翅腾飞的前行指引。倍增计划把大伙的心拧在了一起,力聚在了一处。忙着、累着、满怀信心成了半年来开发区干部群众的真实写照。

      志高山峰矮,付出换回报。上半年,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9亿元,同比增长302%。49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9亿元,增幅达20.85%;财政收入9088万元,增长41.3%;进区内资项目14个,引进内资7.39亿元,同比增幅达229%;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家,增幅50%。开发区经济运行呈现出快速增长、多项指标领先的可喜态势。这与开发区人循着“倍增”目标,180多个朝夕“快”字当头,“敢”字为先,“实”字为要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

      作风转变之举:做企业的贴身保姆

      企业是开发区实行“倍增计划”的主力军。“服务好企业”不再是看上去很美的口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开发区一系列作风转变之举赢得了企业交口称赞。

      今年4月底,淮南长壁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等73家开发区内企业负责人的案头都拿到了一份“开发区重点企业联系帮扶工作分解表”,有了这张表,企业有什么困难,一个电话就可以联系到对口帮扶的管委会负责同志和对口部门,高效率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此举,被企业家们形象地称作“贴身保姆式服务”。

      过去,总是有企业反映,虽然身处开发区,但遇到问题由于缺乏顺畅沟通渠道,多跑路、多绕弯、多周期的情况时常出现,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针对这一情况,开发区制定了区内企业座谈会制度。今年以来已先后三次召开区内4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征求意见,真诚沟通,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对座谈会上收到的问题建议,先后发出50余条答复函做出明确回答,限期解决。目前,90%以上问题都得以妥善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也逐一给企业做出了满意答复。

      在得到“7月底全面完成供气管网改造,保证企业正常用气”的承诺后,安徽汇通医用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终于松了口气,“以后再也不用为上气不接下气烦恼了!”正是开发区管委会贴身保姆式的服务,才使得企业用气不足的老大难问题,在拖了一年之久得以彻底解决。

      贴身保姆式的举措还有很多:企业评议开发区涉企部门;拓宽企业监督渠道,设立投诉举报中心,公布纪检监察部门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打造服务企业平台,确定区内30家重点企业为开发区投资环境监测点,对10家企业挂牌重点保护。一系列新举措的实施,使得前来开发区洽谈项目、投资兴业者络绎不绝。

      培育动力之策:大招商 打造支柱产业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目标,做大做强开发区成当务之急。项目是开发区发展动力之源,大招商、招大商,向打造开发区百亿煤机制造基地、五十亿生物医药园支柱产业的目标进军。

      号令一下,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引资的步伐骤然提速,密度最大、频率最高的招商引资总动员随即展开。开发区管委会十余支招商小分队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主动出击,与央企亲密接触,在福建泉州、江苏昆山设立招商办事处,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引进我市重点发展的煤矿机械装备项目,招大引强,借助外力膨胀经济总量,为开发区“倍增计划”积蓄后劲。一个个项目比肩接踵而来:大名鼎鼎的红星美凯龙目标欲20亿元打造城市综合体,凯盛重工20亿元大手笔退城进园项目即将动工,与管委会大楼正面相对的一大片寂静工地也很快就要被总投资2.8亿元的台湾汽配城轰隆隆建设场面取代,中国医药集团国瑞药业退城进园、中国建材集团北新公司5000万平方米脱硫石膏和2万吨轻钢龙骨项目、万向二期、德邦二期、金地新加坡花园城、金九龙金湾香都、沪浙商会淮南大市场、新南港与美国合资2000万美元汽车内饰、筹备上市的山河药辅和光华光神扩产等20多个项目基本达成协议,正在逐步选址、规划,抓紧开工建设。

      迸发活力之路:产城互动双轮前行

      过去的开发区只是工业企业集中之地,综合服务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更是个空白。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来淮扎根快十年,至今管理层和许多中层骨干还租住在开发区之外的钟山园小区内。至于外商俱乐部这样开发区司空见惯的场所,更是难见踪影。林林总总,开发区给人们留下了缺乏活力的固有印象。

      对此,管委会打破开发区只能扎扎实实办好工业的传统桎梏,大胆提出了“产城互动”的发展思路。通过“产城互动”,实现开发区由单纯工业化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战略的转变,以第三产业的发展助推工业阔步前行。

      与淮南农场合作开发是开发区实现“产城互动”的发展方向。双方合作开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朝阳东路至高铁淮南东站的延伸工程在稳步推进,东部工业区2条道路、北区5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开工在即,农场棚户区改造亦箭在弦上。一场提升开发区区位优势,吸引更多包括第三产业项目在内的招商项目落户的攻坚战悄然展开。金地新加坡花园城项目动工在望,红星美凯龙、金九龙金湾香都落户开发区步履加快……一项项第三产业项目逐步落户开发区,必将极大提升人气,激发活力,增强造血功能,搅热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进程。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以“倍增计划”为指引,砥砺奋进、全速启动推进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引擎!

记者 谢 勇 见习记者 周莹莹)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