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程中拓展兴趣,在兴趣中享受快乐,潘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给孩子们的暑假增添了一笔靓丽的色彩,夏日之下,花儿依旧傲然绽放——炎炎夏日 孩子们在这里放飞梦想
绘画、舞蹈、拉丁、航模……7月盛夏,走进潘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十余个特长兴趣班,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潘集区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健康快乐的暑期生活。
打造出特色的舞台
以往进入暑期,潘集区的很多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单调而乏味,孩子们的安全系数也让家长挂心。为了从小培育孩子的兴趣爱好,很多家庭不得不送孩子到田家庵地区参加各种兴趣班的培训。
区教育局分管领导朱国伟坦言,潘集区很多孩子都生在农村,相比较中心城区的孩子来说,课余活动参加、视野的开阔、见识的增长都相对滞后。如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的综合素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广大中小学生的课余以及暑期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从2007年投入使用以来,潘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坚持主题活动和特长培训并重的原则,以尊重青少年的个性与爱好,培养兴趣与特长,倡导开拓与创新,提高素质与能力。”活动中心主任杨超男告诉记者:尤其是在暑期,更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素质教育的摇篮、自主发展的天地、才华展示的舞台。
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作为全市最早,最规范,最具特色的区级青少年活动中心,从2007年的暑期兴趣班的200多人,到今年的800多人;从最小的3周半孩子学习舞蹈,到最大的16周岁学习跆拳道,培训内容也从6个项目增加到10多个项目。潘集区活动中心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辐射面已从区中心地带的袁庄,逐步拓展到距离10多公里周边乡镇。
这里,如今已成为区中小学课外活动基地,文化、艺术、体育等众多项目精彩纷呈,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享受到与中心城区同龄人一样的兴趣爱好。
在活动中心里,除了跆拳道、舞蹈、疯狂英语等兴趣班外,汽车驾驶模拟器让孩子们了解了汽车的简单运行原理,小型车床为孩子们动手操作提供了平台,日月地运行仪、光电星象仪、天文望远镜更是让广大中小学生流连忘返。
营造出成长的乐园
“把孩子送到少儿活动中心我很放心,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气质变得更好了,也更有信心了,与小朋友也会融洽相处了。”杨驭麒的母亲王瑞玲,对孩子来到活动中心后的变化非常高兴。
正如王瑞玲所感受到的,在活动中心,兴趣班的举办,课余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孩子的眼界,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懂礼貌、守纪律、讲卫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七彩科技活动”的开展,将更多实际操作的内容融入其中,为小朋友之间增加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锻炼了友好和谐相处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但不乏有人总想让孩子一口吃个胖子,有时却忽略了早期教育的特殊性。对此,活动中心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兴趣班,尤其是拉丁舞的练习对孩子的骨骼和身体发育都有一定的要求,活动中心也作出了严格的年龄规定,要求必须4岁半以上的孩子,才允许参加。对于一次性申报多门兴趣班的家长,也是给与正确的引导,最多只让孩子学习2个兴趣班,从而让孩子们度过一个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假期。
(记者 柏 松 实习生 吕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