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关于建设“两型城市”发展战略,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从现状看,部分民营企业存在发展战略缺失、市场竞争力不强、管理模式陈旧、人力资源缺乏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长足发展。因此,民营企业要认清形势,用足政策,抢抓先机,不等不靠,自强方能发展。
要制订发展战略。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怎么样,是一个企业发展有没有战略的问题。企业发展战略,就是企业长期(一般为5年以上)的发展方向和总计划。企业发展战略的立足点,是面向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是一项复杂的高度综合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要求企业高层经营者统观全局、驾驭全局,具有很强的预见能力。制定发展战略,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正确定位”、“扬长避短”,战略制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兴旺发达和持续发展。
要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当前影响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产业集中程度低;区域性产品结构趋同;制度不健全;低成本扩张受约束;科技创新机制乏力等。因此,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核心竞争力。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唯如此,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
要建立现代管理模式。只有先进的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近些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发展政策,但如果企业还抱着家族式的陈旧的管理经验而不思改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将面临停滞不前或衰败的境地。企业经营者,要将企业管理模式由简单的控制机制向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转化,重视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决策体系、人才管理体系、生产经营体系、资金运营体系、质量监督控制体系和技术工作体系等。
要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人才是发展企业的根本,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和壮大,人才储备及引进已是越来越多企业的生命源泉。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敢于授权和放权,敢于大胆启用职业经理人,学会“放风筝管理”;另一方面,重视人才资源,以人为本,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和激励。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做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充分挖掘人才资源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