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建立“一统四联”新机制
流程梳理:340个项目审批时限共减少1291个工作日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去年,我市大力实施行政审批服务“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实现了行政审批提质提速。为进一步改善投资发展环境,今年4月份,我市开展了深化行政审批服务“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建立起“一统四联”的服务新机制,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开始迈向了“一窗式”服务的新阶段。
提升效能:“一站式”亟待“一窗式”完善
据悉,通过去年实施的“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大范围集中了审批职能,大幅度提升了审批时效。改革中,29家单位调整了80多个科室和二级机构的职能,90%以上行政审批职能都从原科室剥离出来,集中到行政审批科。审批科室由改革前的115个精简到29个,审批环节平均减少2.2个,审批时限平均压缩4.9个工作日,审批时效提速40%以上。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有些审批项目环节较多,单纯的“一站式”服务还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一些审批事项涉及多个部门,信息难以共享,一次性告知不到位,就会造成企业、群众多次跑、反复跑,有的部门审批还互为前置条件,部门之间有时会出现相互推诿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行政审批的效率,制约了行政审批“一站式”的空间优势。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推行“一窗式”服务改革在此困局中应运而生。
“一窗式”就是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受理服务窗口,对进入中心办理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集中登记受理,并即时录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办理窗口要在4小时内作出决定:符合受理条件的,打印受理通知书交申请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一次性书面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对出具的不予受理意见书没有一次性告知整改意见,导致申请人再次到中心提出同一申请的,市监察局投诉中心和政务中心督查处将依据有关规定对窗口和个人进行处罚,从而杜绝一次性告知不到位现象。
把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中心办理实现了空间上的“一站式”,让办事群众不用在部门间反复跑腿;把分散受理统一到“一窗式”受理,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流程,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
“一统四联”:实现行政审批职能跨部门整合归并
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推行“一窗式”服务的核心就是构建“一统四联”的联合办理机制,即由中心综合受理窗口统一受理办件,对基本建设项目实行“联合踏勘,联合图审,联合收费,联合验收”。
据悉,为让审批运行更流畅,配合“一统四联”新机制的实施,审批流程中涉及的各类服务和收费(包括供电、供水、供气、中介服务等项目和环节)也将按要求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受理、办理和征收,使新机制运行更加畅通。目前,供水、供电、供气等联合办理配套单位已经进驻中心,收费窗口和图审办也已进驻到位;“一统四联”办理软件系统已设计、修改完毕,投入试运行。
市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基本建设项目要按照程序先后办理核准审批备案、规划选址、环境评价、土地预审、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各审批部门的审批事项往往互为前置,属于串联式审批,虽然每个部门都在法定批复时间内审批完成,但是一连串部门审批下来,时间就很久了,效率低、周期长。实行联审联批后,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联合踏勘,联合图审,联合收费,联合验收。对于项目单位提出的问题可以一次性集中答复,对于各部门需要沟通的问题可以现场沟通,对于互为前置的审批条件可以现场协调,同时办理,大幅度提高了综合服务效能。
流程之变:审批事项更精简更透明
“一窗式”服务改革要求建立起“一统四联”的新机制,原有的审批流程很多已经不适应新机制的要求。为进一步梳理审批流程,为“一窗式”服务改革工作奠定基础。自4月22日起,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力量对31家单位的340项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的审批及服务流程、环节进行梳理、再造。总审批时限由5813个工作日减少到4522个工作日,共减少1291个工作日;单个项目平均审批时限压缩了3.8个工作日,压缩率22.1%;总审批环节由1530个减少到1122个,减少408个,单个项目审批环节平均减少1.1个,减少率达24%,审批效率再提速25%。通过清理精简,实现了审批再提速,效率整体提高近25%,为“一窗式”服务改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改革中建立起来的行政审批和电子监控系统,也同时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以此系统为依托,审批事项、收费标准、办理时限、承办部门、承办人员等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人员都将在全程监督下运行,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人的自由裁量权和审批随意性。
改革对综合受理窗口人员业务素质也提出挑战,不仅工作量大,对各项业务素质要求也很高。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王晓云介绍,中心从4月份开始,就着手对综合受理窗口的几名同志进行业务培训,要求他们熟悉所有受理项目的收件要求、基本流程等。同时,为了使“一统四联”审批制度更好地为全市“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服务,中心近期还组织工商、国税、规划、城建、国土、房产等窗口审批科长编写教材,即将对山南新区管委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县区工业园区、市外商投资服务局、市工商联等单位有关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的业务培训,实现服务功能下沉,改革效益共享。
(记者 李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