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话粗话,粗俗口语多;随地吐痰,不讲卫生;摊点占道、出店经营;乱贴小广告,制造牛皮癣;行人闯红灯,翻越栏杆;乱扔垃圾,乱倒污水;操办丧事扰民,抛洒冥纸遗物;临街乱搭乱建,乱拉乱挂;禁烟场所抽烟无忌;中巴车飙车、横冲直撞。——最近,由市文明委牵头组织征集评选的淮南市“十大不文明行为”“震撼出炉”,犹如一面镜子,让淮南市民文明行为和城市文明形象的“蒙面灰尘”纤毫毕现、一览无余。
敢于“家丑”外扬,方能知耻而后勇。这次评选征集活动,历时3个月,以网上发帖、问卷调查、上门走访、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通过社会征集、网上征集两种方式,数万网民自发参与,数千市民自愿参加。范围之大、参与之广、声势之强,堪无前例。如此“兴师动众”、大张旗鼓,其目的,就是要外扬“家丑”,自我揭差亮短,正视存在不足,以求“绝地而后生”、知耻而后勇。
评选只是开始,整治才是重点。“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决不能“评了评了”,一评了之。评是为了参与,评是为了教育,评是为了提升,评更是为了整治。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开展舆论监督,营造浓烈氛围,净化文明环境,让不文明行为路人皆知、家喻户晓、无处遁行。文明创建和市容管理部门,要制定具体措施,采取有效手段,创新管理形式,积极开展劝导,组织强力整治。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鼎力支持,积极配合,握指成拳,聚集合力,共推整治行动。广大市民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抓起,不要“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革除陋习,杜绝不文明行为。
省十二运即将在淮南举办。那时,全省瞩目,宾客云集。对淮南这座城市和240万人民而言,不亚于一场“大考”。而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恰恰是我们的“软肋”。站在全省舞台,面对全省“评委”,我们能否考出高分?
文明素质的提高和文明行为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力,更难毕其功于一役。但是,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让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启程,并一直在前行。
(轩欣言)